事实上,曹操之所以总是自己“亲征”,而不用张辽张郃这种统帅之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长一段时间,曹操都是以奸雄的形式存在,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流行,曹操的奸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只要提起曹操,大家都是嗤之以鼻。不过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兴起,民间对曹操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开始客观地评价曹操的功过,不再简单的以“奸雄”来评价曹操了。而随着大家对曹操的了解,众人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曹操手下明明有那么多的统帅之才,比如张辽张郃等人,他们能力非常强,足以睥睨天下,然而曹操却很少让他们统兵出征,反而总是自己统兵出征,这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何不敢放权给手下那些猛将呢?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曹操之所以总是自己“亲征”,而不派手下大将统兵出征,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曹操本身比较多疑

三国演义中用了两个小故事来凸显曹操的多疑。一个是吕伯奢之事,一个是侍卫之事。当初曹操刺董失败,外出逃亡,正好跑到了父亲的朋友吕伯奢家中,吕伯奢见侄儿来投,非常高兴,命令家人杀猪款待曹操,自己甚至亲自去打酒,以显示对曹操的看重。然而当吕伯奢离去后,曹操却因为听到了磨刀声,而误以为吕伯奢去告发他了,他们在磨刀捉拿自己。曹操疑心病起,直接和陈宫暴起杀戮,将吕伯奢一家杀得鸡犬不留。等杀戮结束以后,他们才赫然发现,吕伯奢家人磨刀,是为了杀猪,他们并没有告发曹操……

随着曹操实力的增强,他的疑心病越来越重。当时夜深人静,曹操的侍卫见曹操没有盖好被子,出于好心前去帮曹操盖被子,结果被曹操暴起诛杀,死于非命。而曹操则认为,这个侍卫有行刺他的举动,他诛杀此侍卫,乃是正当防卫,令人惊惧……

从吕伯奢之事和侍卫之事来看,曹操确实比较多疑,不过曹操一开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之所以如此多疑,乃是被逼出来的!

年轻时候的曹操,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想着为东汉尽忠。然而他的正直却与当时的官场环境格格不入,所以曹操遭到了无情的打压。等到诸侯讨董时期,众诸侯都心怀鬼胎,只有曹操一人心系汉室,真心想要力挽狂澜,然而当时的曹操太弱小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反而遭到众人的耻笑。再后来,汉献帝被胁迫迁都长安,众诸侯开始撕破脸皮,互相攻伐,让曹操看到了人心险恶。而当曹操率军进攻徐州时,兖州众人集体背叛他,更是让他体会到了背叛之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以后,曹操开始不再信任其他人了,因为混乱的天下中,背叛之事发生得太多了!前一刻大家还是和和气气的主公和臣子关系,下一秒就很可能成为生死仇敌。吕布称呼丁原为义父,结果转头就把丁原诛杀,换取荣华富贵。之后吕布又为了一个女人,将董卓诛杀,令天下震惊。走投无路的吕布,受到了刘备的礼遇,结果转头又背叛刘备,将刘备打得无立足之地……这种事情在当时的天下实在太多了,吕布只不过是比较出名的,其他人的这种劣迹,也并不少!

三国演义中的张辽,前脚还在痛骂曹操,表示宁死不降,结果当曹操表明了招揽之意后,张辽立马改口效忠曹操。正史中,张辽更是主动投降的曹操。演义中的张郃,乃是因为受到了郭图的谗言,被迫投靠了曹操。但据《后汉书》记载,张郃其实是主动投降的曹操,而且正是因为他的投降,导致了袁绍大军的彻底崩溃!虽然曹操偷袭了乌巢粮仓,但是袁绍家大业大,完全可以继续从后方运送粮草前来,此时袁军仍然有一战之力,然而张郃的主动投降,令袁军军心崩溃,最终被曹操打得大败……

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背叛乃是常态,大多数人都有背主的劣迹,而曹操手下又有一大批的降将,作为亲历者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完全信任手下的那批猛将!这些猛将可以背叛原来的主人,谁敢确保他们不会背叛曹操呢?虽然他们表面上看似忠诚,可当别人把价码开足以后,他们还会是忠臣吗?所以说啊,曹操之所以总是亲征而不让张郃张辽等猛将统兵出征,就是因为曹操比较多疑,他不信任张辽张郃等人!而曹操的多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生于那个环境,多疑是常态,不多疑才是另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曹操的政治能力不足

曹操之所以总是亲征,除了他比较多疑,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他的政治能力严重不足!

“挟天子以令诸侯”,历来被认为是曹操做大的标志,正是因为拥有了汉献帝,曹操才能变得如此强大,但凡事都有利有弊,曹操虽然借助汉献帝的权威增加了自己的名望,但汉献帝并非一个存粹的傀儡,忠于汉室的力量并不弱,而且他们一直在反抗!

一开始的时候,曹操以为汉献帝比较好对付,结果汉献帝的一个操作,直接把曹操给吓傻了!汉献帝本想把曹操当作能臣倚靠,但曹操阳奉阴违,气坏了汉献帝,于是汉献帝决定给曹操一个下马威,趁着曹操前去面见时,汉献帝直接命身边的刀斧手架着曹操,做出一副要诛杀曹操的样子。这可把曹操吓坏了,自此以后,曹操和汉献帝算是决裂了,曹操再也不敢孤身一人去面见汉献帝,而汉献帝也不再信任曹操。

发展到后面,汉献帝在那边成立了一个汉室朝廷,而曹操那边也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开始明争暗斗!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并没有大义上的优势,他最大的优势便是军队,所以曹操将军队抓得非常紧,一遇到战事,总是亲征,因为只有在军队中,曹操才能感受到安全!

也就是说,曹操之所以总是亲征,其实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政治能力不足,他没办法处理好自己和汉献帝的关系,导致忠于汉室的那些士族,对曹操抱有很大的敌意。一旦曹操的军队不在身边,这些人很可能对曹操发起袭击,威胁到曹操的安全!事实上,到了曹丕时期,虽然他通过和士族妥协,最终成功的取代了汉室,但曹丕也在想方设法的效仿曹操,多次亲征,因为只有通过亲征,曹丕才能获得最大的安全感!当然了,通过亲征,扫灭手下那些独立的势力,兼并其他人的部曲,也是亲征的目的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曹操是曹军中军事能力最强的人

曹操手下能人众多,但总的来说,军事能力最强者,便是曹操!这一点,其实在历代的开国君主中,都是一样的,往往开国君主都是军队中最能打的人之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服手下的那批骄兵悍将!

曹操前期,实力本身比较弱小,人才也不多,所以需要亲力亲为。随着他的实力逐渐变强,他手下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此时曹操开始逐渐把手中的事情交给手下来办。由于军权实在是太特殊了,乃是曹操的立身之本,所以曹操只能把军权交给手下的宗亲集团,也就是曹家人和夏侯家人,这就形成了大家常见的画面,那便是曹家人统兵,张辽张郃等人都居于其下,成为一方将领。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曹操的军权问题,但另一个问题也出现了,那便是曹操的宗亲集团虽然实力不错,但他们的敌人更为强大!

夏侯惇深受曹操的信任,本是当作猛将培养的,但是他的军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于是曹操只能把夏侯惇撤到后方。夏侯渊军事能力不错,有虎步关右之称,但在汉中之战,他直接被刘备给打崩了,甚至被阵斩,搞得曹操被迫亲征,亲自来和刘备对战;曹仁被称为天人,军事实力非常强悍,但襄樊之战中,他被关羽打得不敢出城,于禁也被关羽俘虏,于是曹操被迫亲征,决战关羽……

整体来看,曹操后期的亲征,其实有一种被迫之意!他也想培养曹家人接班,让他们来负责统帅大军,无奈他的敌人都太强了,曹家人抵挡不住,只有曹操这个曹魏最强军事家才能够应对那些局面,所以曹操总是被迫亲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总的来说,曹操之所以总是亲征,其实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受环境影响,曹操为人比较多疑,不敢信任手下的外姓将领;二、曹操的政治能力不足,必须依靠军队给予自己安全;三、曹操是曹军中军事能力最强之人,其他曹家人的实力都差了他一大截,导致曹操被迫四处救火!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