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女孩时,对于流传于老一辈人口中的夫妻恩爱,已经隐隐约约起了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有一个流行的桥段是这么说的,一对夫妻,耳鬓厮磨也鸡飞狗跳地过了一生,直到一方意外离去,另一方才发现,没有了他(她)每晚的鼾声,长夜多么漫漫。于是那鼾声,以及寻常生活中的无数龃龉,都成了证明,证明曾经的陪伴是多么珍贵的。

我很怀疑,为什么要刻意美化那些忍耐呢?难道真没有什么美好的事值得回忆了吗?

长辈总是欲说还休,神神秘秘地叹口气摇头说,你还小,你不懂的。

前阵子,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女明星李艾大胆坦露,说自己和老公是分房睡的,一个在二楼,一个在三楼。

结果,其他几位女明星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惊恐表情。

怎么,你们夫妻关系紧张到这个地步了吗?

李艾慌忙解释,因为我先生打呼噜,我睡觉又轻,然后我先生是我经纪人,我们24小时在一起的……

其实分房睡我不吃惊,我吃惊的是其他一众女明星的反应。真没想到啊,9102年了,有钱有貌走在时尚前沿的80后90后女明星们,脑回路的构造和我妈我奶奶一模一样的。

上次回老家,我和吕同学睡在我卧室1米2的小床上,冬天还好,夏天真的又挤又热,于是我抱着毯子跑到客厅沙发睡了。我妈家的沙发,铺着凉席,又宽敞,睡得很舒服。

结果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妈起来洗衣服烧饭,发现客厅沙发上横七竖八的我,吓坏了,忧心忡忡地把我摇醒,一边用眼神示意我卧室的方向,一边小声问我:怎么,你俩吵架了?

没有啊。

那你干嘛跑沙发睡一夜?

凉快啊。

噢。

我妈将信将疑地走开了,留下了一个“此事不妥”的背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分房睡,夫妻双方各回各家过年,在老一辈的人看来,都是不祥的预兆。哎呀,关系再不好,面子上也要装一装的嘛,于是有“同床异梦”这个成语,于是papi酱结婚好几年各回各家过年,能在网上掀起惊涛骇浪。

老一辈人的思维是这样的,面子上的美满都不愿意装了,那你们的关系实质上该有多糟糕啊?别人知道了该怎么说你们啊?

从老家回北京后,吕同学感冒了,加上北京也是连续变态高温,我们又不敢整晚开着空调,每次都是睡觉前开空调让房间温度降下来,睡觉前关上。或者,把客厅的空调整晚开着,让凉气透过卧室的门进来,效果当然是有限的。

于是他提出,感冒期间他还是去小卧室睡吧,免得咳嗽吵我,也免得挤在一起太热。

好啊,在下求之不得呢!

看得出来,吕同学也非常开心。晚上11点了,5米外的小卧室传来哈哈哈大笑和视频的声音,我有时候上卫生间路过他卧室门口瞥一眼,被子窝成一团拖在地上,某人一手枕着头一手举着手机,四仰八叉躺着,一只脚还翘在另一只的膝盖上,得意地晃来晃去。

发现我在偷窥他,兴奋地跟我说,哈哈哈,感觉像回到单身狗的小窝了,好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噢,你开心就好啊。

独霸大主卧的我,当然也是心情愉快的,想几点睡觉就几点睡觉,在床上涂脚指甲油,不用担心有人在旁边啰嗦,想看书就看书,想听音乐就听音乐,我敷面膜,涂精油,做瑜伽……啊,精致的单身文艺女青年,又回来了。

相安无事一周后,吕同学问我,今天欢迎我回去吗?

我一脸懵逼,啥?

第二天早上,我迷迷糊糊起床上厕所,听到他在小卧室大声喊:老婆~

哗啦啦冲好水,我困得依旧眼睛睁不开,礼貌性地问一句,干嘛啊?

他还在喊:想不想来我房间睡一会?

所以,分房睡到底会有什么问题?

问题是,你会发现家里房子还是不够大,因为当你拥有了独立的卧室,你会想要一个独立的书房,一个独立的卫生间……你再也不想跟另一个生物share一个空间了。

当代亲密关系最致命的一点,不是恐惧不够亲密,而是害怕丧失独立。那种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侵蚀,从生活细节到价值观念的交锋和对抗,才是年轻人迟迟不愿走进婚姻菜米油盐的关键。

刘若英41岁那年结婚,写了一本书叫《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讲她和钟小江的婚后生活:两个人出门看电影,一个往左,一个往右,看不同的片子;回到家关上门,各有各的卧室和书房……

我真的羡慕死了啊。

我想说的是,真的不要把婚姻当成一个标准模型,这个模型里是千篇一律的过日子:睡一张床,一个桌子吃饭,女的苦兮兮做家务管小孩,男的苦兮兮赚钱回来……拜托啊,已经9102年了,有点创意好不好?

我们用爱,价值观,共同的生活愿景,链接着彼此的人生——这可能也是维系婚姻最核心的东西,然后呢,我们放彼此做最真实和舒展的那个自己。

最近,我和吕同学不仅分房睡,一起去健身,还一起去做美容了!!(一开始他死活不要去做脸,做完一次之后巴巴地问我,下次什么时候再去?)我们啊,有时是夫妻,有时是兄弟,有时是闺蜜,我没觉得有任何问题,好着呢!

只是,对李艾有那么个大房子的羡慕嫉妒让我感觉不好,我要努力赚钱,争取以后换个大房子,我睡二楼你睡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