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俄罗斯曾发生过一件事,那就是一架苏-35S在鄂霍茨克海域坠毁,公开的消息显示,这架苏-35S由于在飞机训练时,发动机发生了故障,从而导致了苏-35S坠毁,幸运的是,飞行员通过弹射跳伞,成功逃脱,并被搜救人员给救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一直进口俄武装备的阿尔及利亚表态,将不会进口苏-35战机,这不禁令人想到这一事件,而阿尔及利亚给出的理由是因为苏-35所搭载的雷达性能已经落后,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法满足空军的需求,而取消购买计划的,不仅仅有阿尔及利亚,还有印尼、土耳其、埃及3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将四国的计划购入整体来算,数量达到了51架,这么一来,四国取消了51架的苏-35订单,这对一直致力于发展苏-35外销的俄罗斯来说,也是一大打击,这样的挫折也使得俄罗斯懊恼了一段时间。

可是作为军迷,都知道我国也引进了几十架苏-35,这中国付出了20亿美元,是不是吃亏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35是俄罗斯在苏-27战机的基础上所研制、深度改进的单座双发、超机动性多用途战机,属于四代半战机,说明苏-35自然有着它的先进之处,并且苏-35是2014年服役的,因此苏-35其实整体的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因此所谓的雷达性能落后,就如同一个借口了。

这就不得不想到美国指出的《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对多国的威胁,就比如印尼,很显然就在强压这下,而取消的订单,可以说俄罗斯遭遇了这样的事,也是少不了美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13年,中俄就签署了一份重大的军售框架协议,表示中国会向俄罗斯采购24架苏-35战机,这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首次向俄罗斯采购如此重大的军事装备,在2018年,空军飞赴南海参加联合战斗巡航任务,也是直到2018年,我国官方正式确认苏-35列装我国部队。

同时至此中国成为俄苏-35仅有的海外用户,可以说俄罗斯本来想推广的外销产品,最终的销量惨淡,也只是执行了小规模的量产。

这难道是中国吃了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20亿美元如果吃亏,我想一定有很多网友会觉得很是心疼吧,可是中国对进口装备,素来是眼光毒辣,要说吃亏,那可就有些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毕竟苏-35的销量如此差,是和美国脱不了关系的,而俄制武备,还是有着很大的认可度,有着一定的口碑。

当然苏-35还是有着一些缺陷的,虽然俄方将苏-35进行了好一番夸赞,甚至说其除了没有隐身能力,而总体性能能和五代机一比,说明还是有着自己的优势,就比如其拥有超强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能,挂载能力也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刚服役初期,我们也曾称呼其为“最强侧卫”,可见其的战力也是获得了我们的认可,然而在这些年的多次演习来看,我们还是找到了其的缺陷,那就是航电系统的落后。

由于我国的歼-20、歼-16和歼-10C都采用的是新型相控阵雷达,所以目前,我国的歼-17和歼-10C已经能够和苏-35对抗,且能够占据上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进口苏-35,自然不是为了想要俄罗斯量产的飞机,而是有着自身部队的需求,我们需要适应空军要求的飞机,在这些年,我国战机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自然也能够实现自主研制战机的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进口有我们的意义,比如说刚提及的需求,可也不能单纯地说是政治需求,也不是所谓的当时“我国产品拿不出手”,毕竟在当时,我们的航空技术早已经突飞猛进了,我们进口苏-35,也有“定位需求”在其中,我们对于苏-35,是用于战备“补充”,而不是“依赖”使用,所以这20亿美元,我们花的并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