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皆是表象,核心还是利益。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蝗虫效应。所谓蝗虫效应,就是指人类像蝗虫一样,看到好处和利益,就蜂拥而上,好处和利益瓜分完了就直接飞走了,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烂摊子。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利益行为就是蝗虫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人性的趋利性

俗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这个“利”字当头的人性,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利他”,一部分“利己”。没有完全“利他”的人,也没有绝对“利己”的人,我们所有人都介于这两者之间。

为什么说善恶是表象呢?

因为善就是一个人利他的部分大于利己的部分,恶就是一个人利己的部分大于利他的部分。

所以,“善”也好,“恶”也罢,说到底还是“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善恶只是一个主观的感性的判断,而非客观的理性的标准。

这点我在我的很多回答中都说过,那就是:

在不同的价值标准下,在不同的认识层面下,甚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来看,好人可能实际上是坏人,坏人可能实际上是好人。好人可能好心办坏事,坏人可能坏心办好事。

同时,一个人对你可能是好人,对别人可能就是坏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是会变的,好人可能会变成坏人,坏人也可能变成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需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善恶。

唯一不变的只有利益,利益才是这背后永恒的底层逻辑。

你会发现,任何事情,你只有透过那些“善恶”的表象,用“利益”去看,你才能看穿其本质。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