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由各种病原体感染肠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和传播方式是什么?

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引起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3种细菌是沙门菌、志贺杆菌和弯曲杆菌,引起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毒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等。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主要“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孩子们在玩耍时可能接触到被污染的食物、水或玩具,从而感染病原体。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吸入被污染的飞沫也可能导致感染。

感染性腹泻有哪些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达每日十余次甚至数十次)、粪便的性状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若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出现电解质紊乱、休克等严重症状。

如何预防儿童感染性腹泻?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接触不洁物品。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饮用水要干净卫生。

3.卫生间、厨房要定期消毒。

4.接种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预防腹泻的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如何应对感染性腹泻?

1.及时就医:孩子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原体种类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补充水分:腹泻可能导致孩子脱水,应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等。

3.饮食调整:腹泻期间,孩子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4.隔离治疗:若孩子确诊为感染性腹泻,应在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总之,了解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文 | 薛琳琳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闻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就诊服务

首都儿科研究所融媒体矩阵

觉得好看请点击“在看”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