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答疑辅导、AI虚拟教师、AI课堂评估、AI精准教研……即日起,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学,人工智能产品将得以多场景的试点应用,让学校治理更加智能,也让“教”与“学”有了更多新样态。

为贯彻落实市领导关于在教育领域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指示要求,北京市教委迅速行动,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与责任分工,建立政府部门统筹组织、学校应用驱动、企业技术研发、科研团队专业指导的人工智能推进机制,系统化、清单化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试点应用工作落实。

为做好人工智能应用试点供需对接,近日,市教委组织召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校企对接会,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教委、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和由各区推荐的25所试点学校负责同志以及企业代表参会。供需对接会上,市教委介绍了启动人工智能试点的背景及任务目标,并就做好试点应用工作提出了要求,来自科大讯飞、好未来等企业代表演示介绍了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以及相关解决方案。

会上,各区、学校表达了运用人工智能变革教育教学方式的积极态度和改革意愿,并结合自身需求就产品的稳定性、适切性、普适性等方面与企业代表深入交换意见,现场氛围热烈。

会后,各区、学校结合实际,经过认真研究,在最短时间内就确定了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的试点应用意向,参会的25所学校均踊跃申报,分别选取了多个人工智能产品作为试点方向。从应用场景来看,主要包括智能作业、辅导答疑、教学行为分析、英语伴学、智慧备课及教学管理、虚拟数字人问答等10十余个场景,从企业产品来看,涉及科大讯飞、翼鸥教育、紫光摩度教育科技、飞象星球科技、好未来等8家企业的30余款产品被试点学校广泛选用。

此次试点应用校企合作试验期限是半年(企业免费提供产品应用)。下一步,市教委按照“应用驱动、多元参与、一校一策、长效保障”的思路,组织学校教师深入参与,企业不断完善迭代产品,形成应用驱动、垂直开发、闭环迭代的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推进机制;此外,市教委还将依托有关科研机构作为第三方,对参与试点的相关产品进行客观检测评价,建立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测试场,为人工智能应用在更大范围推广打好基础;邀请北京市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入校做好应用指导,并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收集意见、跟踪掌握试点进展,定期形成工作简报、专报,深入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试点学校名单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文汇小学

北京宏志中学

北京五中教育集团

北京市第二中学

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分校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日坛中学实验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北京市育英中学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

文字:冉阳

编辑:苏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