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通过家族的启发式教育。

不仅在多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还培养出一代代科学家。

了解和学习祖冲之的教育经验,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助力他们成为具有探素精神的未来“创一代”。

因材施教

成就南北朝最强大脑

祖冲之,这位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若不是得到祖父的因材施教和耐心引导,他的“最强大脑”可能难以被激活。

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学识渊博的“奉朝请”(定期上朝的文职散官),他希望儿子文才出众,常把 9 岁的儿子关在书房里背《论语》,但祖冲之两个月才背十几行,被父亲狠狠打骂。

祖父祖昌看不下去了,劝道:“他读书笨,说不定在别的事情上有天赋呢!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适当引导。”身为大匠卿,祖昌负责朝廷的建筑工程。他带祖冲之到工地开眼界、长见识。祖冲之与乡野小孩玩耍时,发现自己对许多事物一无所知,不知道星星的名称,也不懂为何十五的月亮是圆的。

“爷爷,星星也会翻跟头吗?”祖冲之缠着爷爷好奇地追问。祖昌耐心地解释“斗转星移”的原理,并拿出家里珍藏的天文书,鼓励孙子探索宇宙奥秘。渐渐地,祖冲之的父亲也理解了儿子对天文学的热爱,加入爷孙俩,三代人常常一起探讨问题。有一次,祖冲之跟随爷爷拜访钻研天文的官员何承天。

何承天问祖冲之:“你为何热衷于天文学?”祖冲之回答说:“我不图名利,只想探索天地间的奥秘 。”何承天听后赞叹不已:“ 少年有志!”此后,祖冲之更加专注于天文历法的研究,不仅创制了精确的“大明历”,还将圆周率计算至小数点后第七位。

启发式教育

铸就代代科学家

当祖冲之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他在祖父循循善诱的基础上,采取了启发式教育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天,祖冲之带着孩子祖暅来到后院,一起抹平沙土石,用竹棍在沙土上画出一个完美的圆,然后慢慢介绍如何利用割圆术计算圆的面积。

“接下来怎么做呢?”祖暅好奇地眨眼。“看,我们从一个简单的正方形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边数,变成八边形,再到十六边形……”祖冲之一边说,一边在圆里画出更多的多边形。祖暅兴奋地大叫:“我明白了!只要这样不断接近,我们就能越来越精确地得出圆的面积。”祖暅太兴奋,打乱了一旁用于计算的算筹,竹棍散落一地。祖冲之没有生气,耐心地摆放好算筹,一步步教儿子如何恢复计算。

这个简单的活动不仅让祖暅对数学充满了兴趣,也让他学会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探索和尝试是学习的关键。在父亲的耐心引导下,祖暅继承了家学,刻苦研究数学和历法。他在研究时全神贯注,就连打雷的声响也不会打扰到自己思考。在祖冲之教育理念影响下,儿子祖暅成为了科学家,其子孙祖皓成为机械发明家,都是南北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人物介绍

吴茜

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校课程部主任

汲取祖冲之学习经验

激发孩子探索热情

祖冲之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才能和兴趣。家长的任务是发现这些特质,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激发孩子们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开启探索:找到问题关键所在

祖冲之在《宋书·律历志》中描述了自己的“搜练”习惯,即四处搜集书籍和资料来学习。这种由兴趣驱动的学习态度帮助他在多学科中取得卓越成就。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点,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发现他们的兴趣,然后提供相关的书籍、教育套件和科技活动等资源。如果孩子还没有找到特定的兴趣爱好,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探索机会如阅读、实验和旅行,促进 孩子世界的广泛了解 ,激发好奇心 。

语言表达:促进深度思考

当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时,祖冲之不会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非常有耐心,带着孩子一步一步理解原理,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后表达出来。这种方法提醒我们,仅仅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完全理解。真正的融会贯通是当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时,才能确定他们完全掌握。

真实体验:鼓励孩子动手动脑

在《南齐书·祖冲之传》中,祖冲之亲手进行每一项研究,细致记录每个数据和细节。在激发孩子探索欲时,我们要鼓励孩子独立探索和亲身实践。如,设立一个家庭科学日,让孩子动手做实验,学习通过观察和思考验证自己的想法。

知识运用:让学习成果“活”起来

祖冲之善于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发明了指南车和木牛流马。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制作科学模型、参与家庭财务规划或者社区环保项目。孩子通过实践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创造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傅汝琴

本文选自《时代信报·新家长》1456~1457期名人家风《祖冲之 启发式教育激活孩子“最强大脑”》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时代信报·新家长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