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以下简称《修复指南》)于4月26日发布了修改后的法规条款。“信用中国”网站根据《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南,旨在引导失信主体规范、便捷办理信用修复业务,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指南》所称的信用信息修复,是指信用主体为积极改善自身信用状况,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后,向认定失信行为的单位或“信用中国”网站提出申请,由认定单位或者“信用中国”网站按照有关规定移除或终止公示失信信息的活动。

《修复指南》包含信用修复方式、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行政处罚信息修复、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的同步更新等内容。

信用中国网站上最新发布的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引指出,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包括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信息和除市场监管领域以外,其他领域行政处罚信息。严重失信名单包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名单等7类名单。其他失信信息有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引明确“信用中国”网站自收到各省级共享的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结果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同步修复;同时“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结果将每日向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共享。(来源:信用中国、中宏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用中国网站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信用中国网站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