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阶段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所共同关注的一项热点议题,退休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高低对其而言可谓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越高,则退休后越容易做到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反之,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越低,则退休后恐会面临一系列的养老难题,不仅生活质量会大幅度下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与老有所乐也更无从谈起。

众所周知,在养老金取消“双轨制”之后,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体制外企业人员共同执行的是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毫不夸张地说,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与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在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保障基本生活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按照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在累计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且同时满足退休年龄的前提条件下,即可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一般来讲,退休人员所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主要包括2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会在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给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参保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申请退休时自身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③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

值得一提的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尚且处于偏低水平,尤其是体制外的企业退休职工,截止到2022年末,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仅仅只有3000元左右。而按照当前的物价趋势及考虑到日益增长的基本养老保障需求,显然,仅凭借3000元的养老金恐很难解决现实的养老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保障能力,进而让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够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国家在不断改革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也建立起与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相适应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①据了解,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在改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同时,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②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其中强调自2014年10月1日起,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与待遇计发办法,同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国家首次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相统一,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全国统筹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一政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在2023年迎来“19连涨”,各省市依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相继于2023年的5、6月份公布了详细调整方案,并于7月底之前完成了补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连涨”

问题来了,既然国家已经明确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并在2023年如期迎来“19连涨”,那么到了2024年,广大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否又会在2023年的基础上迎来新一轮的上调呢?从官方的口径来看,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据悉,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国务院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强调在2024年国家将围绕社会保障领域重点开展3项工作,包括全面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月最低发放标准提高20元;以及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此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引起了退休人员的广泛关注,大家对于即将到来的基本养老金“20连涨”充满了期待。同时,这一消息也寓意着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在2024年又将会迎来不同幅度的上涨。但截止到目前,人社部却暂未正式下发调整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整方式及调整比例预测

根据以往的调整经验及惯例,我们可以就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所采取的调整方式以及全国调整比例做出如下预测。

①调整方式: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既要体现公平、公正,同时也要体现出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激励机制,同时又会惠及高龄退休人员、偏远地区退休人员,适当提高其调整水平。所以,如果没什么变化的话,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3种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并继续保持体制内与体制外养老金调整办法统一。

②全国调整比例

从整体来看,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近5年来的全国调整比例分别为上一年度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4.5%、4%、3.8%;而考虑到2023年GDP增长5.2%、202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2%、2023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7.1%等因素,专业人士预测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全国调整比例或为2023年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龄20、30、40年的退休人员,涨钱相差多少?

大家都知道,挂钩调整其实是分为2个部分,即与个人参保缴费年限挂钩和与个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一般来来讲,在同一个统筹内,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的退休人员,其养老金的月增加额往往会相对较多。

那么问题又来了,同一统筹地区内,工龄20、30、40年的退休人员,涨钱又会相差多少呢?

以2023年山东省的详细调整方案作为参考,定额调整的月增加额为每人每月41元;与个人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部分,按照2022年12月本人基本养老金的1.25%确定月增加额;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的部分,则是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分段确定月增加额。

假设山东省青岛市3位退休人员老李、老陈和老刘,均于2023年年满60周岁办理退休手续,对应的缴费年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40年,平均缴费指数均为1。根据文中上述所提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公式,在忽略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利息的前提下,我们可计算得出老李、老陈和老刘在2023年的养老金水平分别为2525.2元/月、3787.7元/月、5050.3元/月。

然后,再依照山东省人社厅发布的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可计算得出,老李、老陈和老刘3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月增加额为分别为97.5元、128.3元、161.1元;彼此之间养老金涨幅之间的差额分别为30.8元/月、32.8元/月与63.6元/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通过本文上述的介绍,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基本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和激励机制,参保期间若企事业单位人员累计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那么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就更高,且能够在普调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增加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广大在职人员,无论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体制外的企业职工,我们都呼吁大家应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毕竟按照现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退休后享受到更为充足的养老金收入来作为安享晚年的经济保障。大家不妨仔细想一下,看看究竟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