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上看过这么一个帖子:

“每次群发的微信消息基本上能够回复的寥寥无几,有一次我在微信上群发了一个在微信朋友圈求点赞的消息,最终只有一个人给我点了赞,现在真是情比纸薄啊……”

看到这个帖子,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而我却感觉,如果不是关系很好的朋友,群发这样的消息,别人不回很正常,因为这样的信息真的让人很烦恼。

生活中,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社交、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它可以让两个远隔千里的人无障碍交流。

然而,在微信方便我们与人交流的同时,也有很多因为发信息的方式不妥当,从而打扰别人的生活,让别人感觉到不方便和厌烦。

其实,从一个人如何发微信,就能够看出一个人在与人交往中的情商,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经常用下面三种方式与人在微信上交流,是低情商的表现,很容易遭人烦,甚至会被人拉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打字,却发语音

谈到什么样的微信消息让你最无奈,朋友六子说,那就是语音消息,他说:

“一方面接听语音非常不方便,另一方面接听语音信息还十分的浪费时间,一条信息如果是发文字,几秒钟就可以看清对方的意思,而语音需要几十秒,有时候一遍听不清,还需要再来一遍,因此对于朋友发的语音,如果不是太要好的关系,我基本上都会忽略。”

事实就是如此,生活中,很多人的工作都会有一定的限制,也许是不是开放的空间,也许是办公环境比较嘈杂,那么无论哪一种语音都是不太好的交流方式。

因此,在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能够打字的,不要用语音,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让别人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不回复,就一直发信息

在现今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大多数人不回复信息基本上并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不方便回复或者是不想回复。

因此如果想要在微信上找人联系,最多发两条信息就够了,别人如果想要回复你,那么就算是那一时刻很忙,等到忙过了也会主动去联系你。

而如果别人不想回复你,那么你就算发再多消息也于事无补,而且还会遭人厌烦。

生活中,别人不回复的时候,一定不要一直发信息,因为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别人回复,而且只能暴露出你情商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天开场永远是“在吗?”

看过这么一个段子:

“如果你有事找我,不要问我”在吗?”因为这个问题我真的不知道怎样回答,如果回答“在”,你找我借钱怎么办?如果回答“不在”,那么你要请我吃饭,我不是亏大了吗?

虽然这只是一个段子,然而却说明了,很多人对“在吗?”这个开场真的很无奈。

当然这种无奈,并不一定是因为害怕你借钱,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生活中以“在吗”聊天开场,必然需要寒暄一阵才能直奔主题,不如你开门见山的说明情况。因为只有这样,别人回复起来才能没有压力,还不会耽误别人的时间。

对于社交来说,高情商的人不会仅仅想着自己方便,而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正是因为如此,微信聊天的时候,就不要用上面这三种方式了。

当你在与人交往中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多为别人带来方便,那么别人才会认可你,为你带来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