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教育总部形象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德教育总部形象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民待遇是指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相同待遇,但通常不包括()
A.经济性权利
B.教育性权利
C.政治性权利
D.诉讼性权利

2.按照缔约国所处的地域方位划分,《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公约》应为()
A.双边条约
B.区域性条约
C.多边条约
D.全球性条约

3.从2002年4月1日起,为出国劳务人员办理护照的机关是()
A.外交机关
B.公安机关
C.民政管理机关
D.对外经贸管理机关

4.我国护照的有效期限为()
A.7年
B.3年
C.5年
D.1年

5.下列仅对外国人适用的一种特定处罚措施形式为()
A.选科罚
B.双科罚
C.易科罚
D.并科罚

6.下列需要公安机关配合其他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是()
A.违反外汇管理的案件
B.违反劳动管理的案件
C.外国人组织或参与的游行示威案件
D.违反税收征收管理的案件

7.根据我国有关法规规定,边防检查内容不包括()
A.证件检查
B.身体健康程度检查
C.行李物品检查
D.交通运输工具检查

8.在办理涉外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扣留外国籍犯罪嫌疑人护照的审批机关是()
A.县级公安机关
B.地(市)级公安机关
C.省级公安机关
D.公安部

9.涉外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一律实行()
A.单人制
B.双人制
C.三人制
D.多人制

10.下列属于国际犯罪的是()
A.偷越国(边)境犯罪
B.间谍犯罪
C.种族灭绝罪
D.伪造货币犯罪

11.在国际法上,具有临时拘捕证效力的是()
A.黑色通报
B.黄色通报
C.蓝色通报
D.红色通报

12.外交途径属于国际警务合作的()
A.主导系统
B.协调系统
C.协作系统
D.辅助系统

13.第一次国际刑事警察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14年
B.1923年
C.1946年
D.1956年

14.国际刑警组织的机构分为()
A.二个层级
B.三个层级
C.四个层级
D.五个层级

15.国际通报根据请求内容差别和轻重缓急分为()
A.5种颜色
B.6种颜色
C.7种颜色
D.8种颜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中外警务合作条约中所包含的合作范围有()
A.在办理国际犯罪案件方面进行合作
B.交换国际犯罪情报
C.执法人员培训
D.警察业务工作交流
E.警用技术开发与交流

17.下列属于强制出境的措施有()
A.限制出境
B.遣送出境
C.驱逐出境
D.自由出境
E.提前出境

18.消极国籍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因出生而产生
B.因婚姻而产生
C.因收养而产生
D.因剥夺而产生
E.因认领而产生

19.确定涉外刑事案件特殊地域管辖的标准有()
A.犯罪地
B.犯罪嫌疑人居住地
C.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地
D.犯罪嫌疑人入境地
E.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

20.普遍管辖原则适用的条件有()
A.犯罪行为发生在本国
B.犯罪行为不发生在本国
C.犯罪行为未对本国造成直接损害
D.犯罪嫌疑人具有本国国籍
E.犯罪嫌疑人不具有本国国籍

21.对违法犯罪的外交和领事人员一般采取的处置方法有()
A.发出警告
B.本国自行召回
C.驱逐出境
D.限制出境
E.放弃豁免

22.甲国根据乙国的请求,依据双方签订的引渡条约,向乙国引渡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甲国的引渡属于()
A.向外引渡
B.向内引渡
C.诉讼引渡
D.执行引渡
E.正式引渡

23.驱逐出境属于()
A.行政处罚措施
B.民事制裁措施
C.刑事制裁措施
D.外交惩罚手段
E.针对境外人员的强制措施

24.下列可以适用驱逐出境的人员有()
A.外国人
B.境外华侨
C.香港居民
D.台湾居民
E.居住在境内的中国公民

25.下列属于国际刑警组织决策机构的有()
A.全体大会
B.执行委员会
C.总秘书处
D.秘书长
E.各国的国家中心局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差别待遇
27.涉外警务条约
28.签证
29.限期出境
30.涉外治安案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公安机关在涉外警务执法中的义务.
32.简述我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
33.简述使馆特权与豁免的内容.
34.简述我国边境缉毒措施.
35.简述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