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冠中

(1919—2010)

当代著名画家 油画家 美术教育家

“夏木荫浓”,这是三十年代我投考江苏省立常州高中时的作文试题。当时感到这题目太深奥,很难发挥。因之我每见到浓荫的树木,总会联想到那试题,总想从中悟出点什么道理来。一直到学习艺术后,才深深体会到树木之美,其浓荫之迷人,但并未思索其哲学含蕴。

——吴冠中

柏树具有阳刚之美,它的枝干更是具有柔中有刚的特征,它的叶给人以清脱之感。它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柏树,有的像虬龙,故称虬松,其枝干多变,直处坦率,弯曲内含,显出龙探青山之状;也有的曲中有直,变化非凡,似蛟龙入海之态;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刚毅,有拔地钻云腾飞之势也。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欣赏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藏吴冠中先生珍品——《巨龙参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吴冠中

名称:《巨龙参天

尺寸:102X57cm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中,点和线的运用极具特色,尤其注重点与线的结合与搭配。他的画作常常以点与线来构建形态,每一笔都包含着严密的结构关系,点和线的安排都经过精心计算,力求达到恰到好处的效果。他的作品有着简练而富有力量感的笔触,展现了他在笔墨运用上的独到见解和实践。

在色彩运用上,吴冠中先生在油画中多采用混合或复合颜料,但在水墨画中却主要运用原色、简单色、清澈的颜色。这种色彩运用成为了他作品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他通过运用纯净的色彩,表现出物质的相异性和清澈的光感。他善于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层次,使得画面具有鲜明而丰富的色彩效果。

作品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局部

这幅《巨龙参天》,从印章可知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粗细、疏密的细微变化中,林木的繁茂与叠错,真实生动地跃然纸上。画家充分运用水墨浓淡的变化和其不同的表现力,使得远近、薄厚交织,笔下的丛林树木,总能让人感受到无限生机和神奇美感。老辣的黑色勾画出主干,细线交错,充满中国书法精神。疏密有致的花朵或枝叶,点彩穿插其中,挥洒出一幅既写意又有抽象表现特色的美丽图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局部

画面落款钤印 “ 冠中写生 ” 吴冠中曾自述道:恐怕讲写生的话,没有第二个画家有我写生的多!我到各地去写生,古代的画家我不知道,现代的画家没有人像我写生这么多了。他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使得他的画作既磅礴大气又不失灵气,空间视觉极强,用色灵动活泼。而在这抽象的形式中,却有着丰富浓郁的意味,隐含着东方的诗情,淡墨渲染的远山之下,露出古寺一角,更有 “ 深山藏古寺 ” 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局部

实际上,画家是在单纯与丰富、纯粹与变化之中,探索着一种富有诗的情趣和视觉张力的绘画表现形式。整幅构图饱满,视觉效果丰富,水墨厚重,色彩散布匀称,堪称吴冠中艺术成熟期之佳作。吴冠中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坚定的文化探索者。他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吴冠中认为:苍松翠柏在低处是不碰到一起的,要彼此长得很高,树叶就在高处相逢了,西方艺术高的东西和中国古代高的东西是高处相逢的。 他的作品和理论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欢迎关注清渭楼美术博物馆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