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家父子的科举梦实现了吗?

实现了,只是实现的比较艰难。整个过程堪称励志典范,如果把曾氏父子的赶考生涯写成励志类图书,一定会在畅销书行列。

首先看曾麟书,在道光十二年的这一天,曾家父子又像以前一样,早早起来,整理好考试用品,默默的走出了大门。

这次是曾家父子第6次一起去赶考,也是曾麟书的第17次赶考,可以说,他们的压力确实太大了,如果这次再考不上,真的无法再见家人。

这次考完以后,父子二人都感觉发挥的还不错,等到放榜这天,曾麟书简直认为自己是在做梦,因为这一次曾麟书的名字就在榜上。曾麟书考中了!这一年曾麟书已经43岁了。

而曾国藩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不但没有上榜,反而作为反面教材上了通报批评的告示牌,这对考生来说是及其难受的。这也为曾国藩后来能够顺利考取功名打下了基础。

那么为什么曾家父子的赶考之路这么艰难和漫长,最后还是成功了呢。我觉得这还得归功于曾家的这种做什么事都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这也是曾国藩后来能够成功平定太平天国的精神源动力。

首先曾玉屏就是一个做事能够坚持下去的人,在曾家父子赶考屡屡失利的情况下,曾玉屏没有放弃,在曾玉屏眼里,他不信风水先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也顺利遗传给了曾麟书和曾国藩。

论聪明程度,曾家父子绝对属于中等甚至偏下,但是论做事的毅力,尤其是面对失败的勇气(也就是现在说的逆商),曾家父子绝对是首屈一指。

换做其他人,如果赶考五六次还考不中,精神就已经接近崩溃了。可是他们却没有,曾麟书甚至连考16次都没能考中,如果他当时就放弃,就没有第17次考中的机会,能够坚持下去,这就是他们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最近看李鲆老师的《习惯逆袭》的书摘中也提到:中等智商,正确的方法,长期坚持,几乎可以做成任何事。曾家父子就是这句话的最好的实践者。他们的智商只能说是中等,有正确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长期坚持。最后做成了考功名这件事。

说实话,我们周围有太多资质及其优秀的人,就因为没能长期坚持,他们只想走捷径,宁可买天价课程,也不愿意遵守一万小时定律,最后一事无成。

做成一件事,其实不需要什么天赋,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和长期的坚持,任何事都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