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李小岗 记者 李源)2024年以来,北元集团热电分公司全员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级人员扭住“发电量”、念好“日常经”、激发“新活力”,在平衡上网、废旧利用、技术创新等方面亮实招、用“良方”,全力打好节支创效攻坚战。

扭住“发电量”,“平衡上网”增效益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热电分公司始终将上下网电量平衡作为提升效益的前提,通过全员齐心协力保证化工供电,千方百计挖潜创效,按月完成既定发电目标,实现了发电效益最大化。

该公司牢固树立“度电必争”意识,积极把握“迎峰度夏”用电负荷骤增的机会,扎实开展“值际”竞赛工作,把电量分解到每周、每日、每台机组和每个值,充分调动集控运行人员抢发电量热情,力保完成计划电量。同时密切关注电网形势,多方位打通调度、榆林地调的沟通渠道,积极争取上下网电量平衡,为提升公司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一季度,面对气温回升导致汽轮机凝汽器真空度不断下降的趋势,广大员工坚守岗位、加强值守,用心做好运行调整、空冷散热片冲洗、设备点检和润滑管理等工作,全力确保机组“顶格”出力,圆满履行了保发电任务。

念好“日常经”,修旧利废挖内潜

过“紧日子”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责任。在日常工作中,该公司把修旧利废作为节支创效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员工在修旧利废上勤动脑,做到“废材活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脱硫电除尘厂房,只见热工人员正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电磁阀。“这些故障的电磁阀,通过拆卸、组装,又可以重新‘上岗’。”热工管理专员王平向笔者介绍道。热电分公司各检修班组拿出斤斤计较、见缝插针的劲头,对设备更换下来的小零件、小器具进行再修复、再利用,将报废电磁阀拆解修复成完好的阀门,利用废旧钢材加工成厂区铁艺……

“现场设备标示牌在检修过程中缺失了很多。”

“重新制作太浪费钱,咱们可以将废弃的保温铁皮做成标识牌。”

原来,运行人员在现场统计设备标识牌的过程中,发现有大量的标识牌在检修过程中缺失。在热机白班班长杨虎龙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参与,将废弃保温铁皮裁剪为标准大小的方块,然后用毛笔写上设备名称和编号。

就是通过这样一件又一件的小事,让班员充分认识到“一点一滴,积少成多”的重要性,连现场废弃的螺丝都被利用起来,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力求做到“变废为宝”。

激发“新活力”,技术创新促发展

要实现节支创效,不只单靠一个“节”字,关键要结合生产实际、员工岗位技能等情况,抓住“创”和“效”。

“我发明的‘一拖二启动给水泵’被集团公司评为2023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今年36岁的王磊是一名劳模,他的创新成果连续两年在集团公司科技大会上获得表彰。

该公司充分运用“工匠创新工作室”平台,以创新和培训为抓手,专注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全面激发和调动全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自制液压拉马、自制磨辊测量工具、捞渣机上链器……每一项“五小改革”都转换效益,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60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