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南 “百”品争艳

河南工美展团携多品类工艺美术作品亮相2024CACE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4CACE)将于5月9日—12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处获悉,本次河南工美展团展出总面积达459平方米,其中包括6个特装展位。

河南地处黄河流域,是传统工艺美术大省,工艺美术品种种类丰富、技艺精湛、特色鲜明。河南省工艺美术产业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涵盖十大工艺美术品类中的一百多个品种,是全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之一。

据悉,本次河南工美展团展出的作品包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优秀工艺美术人才等近两年创作的优质工艺美术作品,涵盖陶瓷、玉雕、刺绣、烙画、金属工艺等多个品类。

瓷,焠匠心之火

“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河南”。河南陶瓷历史悠久辉煌,烧陶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夏商周的原始瓷器、汉魏釉陶、隋唐白瓷、唐三彩、宋元瓷器乃至当代陶瓷,河南陶瓷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一环,河南也成为华夏文明众多美学规则的成型地。本届工美博览会,河南工美展团将携钧瓷、汝瓷、官瓷、绞胎瓷、牡丹瓷、黑釉瓷、三彩等相关作品一一亮相,带领观众穿越千年,领略中国陶瓷文化之美。

窑变釉色似河山秋景,呈现包罗万千、有容乃大之意的《吉祥瓶》;线条简练柔美,塑造出古朴端庄气质的《一统尊》;拥有独特的黑唐新花釉,整体造型如生机盎然的“萌动春芽”的《文承舞跃》;汇聚玫瑰紫、茄色紫、天蓝色、胭脂红、梅子青多种自然窑变色彩,体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琵琶瓶》以及由手工拉坯成型,窑变釉色以红色白云为基调,具有几许灵动和神秘美感的《盛世祥云画缸》都是即将亮相本届工美博览会的钧瓷精品。此外,大气磅礴、匠心神篆的《凤凰于飞》,乳光玉润、轻盈灵动的《玄音》,温润细腻、风雅陶然的《冰壶秋月》和内涵深厚、美自天成的《莲花鼓》也都展现了钧瓷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秀的文化价值。而《四系罐》则是唐钧(唐代时期烧制技艺生产的钧瓷的简称)的代表作,其造型饱满豪迈、浑厚大气、华贵多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祥瓶》 作者:孔春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统尊》作者:张建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承舞跃》 作者:李海峰

《北宋官窑-供桌五件》《华夏丰碑》《吉祥尊》可以看作是本届工美博览会河南工美展团官瓷作品的代表作。三件作品虽然造型各异,但是都体现了官瓷简洁、拙雅、高贵的御瓷神韵和独有的地域特色及艺术效果,具有无穷的审美体验和含蓄持久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官窑-供桌五件》 作者:王东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丰碑》 作者:陈连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祥尊》作者:郭根兴

与此同时,本届工美博览会河南工美展团现场,一众作品还将用简约洗练的汝瓷语言咏唱、传承汝瓷优秀的烧制技艺,如线条硬朗又不失圆润,富有画面感的《赓唱》;质感温润细腻,造型简洁大气,既含蓄内敛又激情奔放的《海镜》;手工拉坯成型,龙图腾窑变自然而成,寓意幸福美好、和谐吉祥的《祥龙献瑞荷口盘》;展现九色鹿安然平静、自由自在状态的《恬静》;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结合的《青影芳华》以及象征着“圆满”和“饱满”的《福源瓶》、极富神秘色彩的《九尾狐》、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期待的《葫芦瓶》等,让观众得以近距离体验汝瓷特有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而极具富贵之意的牡丹瓷代表作品《天香醉美 花开富贵》、体现文化自信的唐三彩代表作品《龙马精神》、诠释“其色也睟然”的绞胎瓷代表作品《瓷火》和展现鬼斧神工的烧制技艺的黑釉瓷代表作品《金钱豹纹束口盏》也都将在本届工美博览会上大放异彩,为观众带来艺术性的视觉享受。

玉,展雕刻之美

中国有上万年的玉文化历史,沉淀了丰厚的玉文化内涵。俗语说,“十个玉器匠,九个南阳人”。河南省南阳市有着悠久的制玉传统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实力的玉雕生产、加工、贸易集散地,特别是有“中国玉雕第一镇”之称的石佛寺镇,加工规模稳步扩充,产品结构日益多元,呈现出“村村可闻琢玉声,处处可见玉生辉”的繁荣景象。玉雕已经成为当地富国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河南玉雕除南阳独山玉外,还有密玉、梅花玉等多个种类。在本届工美博览会上,玉雕作品《〈论语〉玉册》《黄山印象》及密玉作品《唐宫夜宴》将通过新颖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深刻展现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玉雕的魅力与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语》玉册 作者:庞然

作品材质:玉雕-新疆和田白玉籽料-组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山印象》 作者:刘晓强

作品材质:玉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宫夜宴》 作者:王赵辉 王赵琦

作品材质:密玉

作品规格:长:45.7cm 宽:16.8cm 高:37.9cm

烙画是源自南阳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其起源于西汉末年,发展于现代,以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蜚声海内外。作为本届工美博览会上河南工美展团推出的烙画代表作品,《新家园》是一幅用电烙铁在椴木板上烙制出来的精美画作,用写实的手法画出了乡村振兴后的农村民居的新变化,以艺术的方式诠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绣,叹针线之巧

汴绣作为河南省开封市的传统技艺,是在挖掘、传承宋代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当地艺人总结出《汴绣针法36种》(绣谱),形成了汴绣以绣制中国历史名画为主要题材的刺绣发展道路,让汴绣跻身中国名绣行列,与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五大刺绣”,并成为中国绣坛中独树一帜的绚丽奇葩。汴绣色彩丰富、鲜艳,同时非常注重线条的层次感和流畅度,绣作形象逼真传神,素有“国宝”之誉。目前,开封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3人,生产汴绣的企业约70余家。除汴绣外,河南还有洛阳雀金绣、焦作山阳绣、安绣、顺店刺绣等,刺绣文化产业基础深厚,发展空间广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花寒鹊图》 作者:韩玉琴

作品材质:汴绣仿宋代刺绣

此次,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韩玉琴的《梅花寒鹊图》将作为汴绣作品代表现身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梅花寒鹊图》原作为宋代缂丝作品,作者在吸收了原作品精华的同时,又凸显了汴绣特色,其绣作古朴高雅、和谐柔美、立体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铜,铸技艺之魂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人类智慧和技艺的结晶,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标志。中国青铜器出土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原,而河南青铜器起源早、分布广、数量多、工艺高,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在历史上也一直处于先进地位,经过了多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现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好鸮尊》 作者:朱剑甫

作品材质:青铜

本届工美博览会,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朱剑甫的青铜作品《妇好鸮尊》将亮相现场。1976年,妇好鸮尊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系商朝晚期器物,体现了商朝勇猛、进取之风。朱剑甫采用82%铜、16%锡、2%铅等金属通过古法做旧方式对此件青铜器进行了完美复刻,充分展现出了铜制工艺美术品的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突出了铸铜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是河南铜器铸造技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河南工美展团作品欣赏

钧瓷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音》 作者:杨永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壶秋月》 作者:王现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花鼓》 作者:高丙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世祥云画缸》 作者:刘红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琵琶瓶》 作者:李京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凰于飞》 作者:于大鹏

汝瓷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赓唱》

作者:王振芳设计,

范随州、范至简联袂手工制作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镜》 作者:李晓涓 王晟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祥龙献瑞荷口盘》 作者:李志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尾狐》 作者:李浩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葫芦瓶》 作者:王占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恬静》作者:王世杰、高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影芳华》 作者:胡延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源瓶》 作者:郗奎奎

唐三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马精神》 作者:高水旺

绞胎瓷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瓷火》 作者:柴战柱

唐钧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系罐》 作者:任继伟

牡丹瓷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香醉美 花开富贵》 作者:李学武

黑釉瓷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钱豹纹束口盏》 作者:菅传义

作品材质:单一矿石釉

烙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家园》 作者:杨金亭

文|记者 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