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生辉 常文彬 济宁报道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始建于1948年,学校前身为济宁市第四中心小学、里仁巷小学等,1975年更名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受圣贤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和千古灵秀的运河文化所浸染,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学生向往、家长赞誉的品牌名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十一五科研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田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成为十五中学校发展历史的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坚持中立、东跨、南联、西拓的发展规划,形成了“一校四区”近万人体量的大格局。学校大力推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坚持领导包保学科促共享、推进学习小组促达标、抓实学科活动促提升,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指导思想,以“五节”特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育人活动;搞好校家社共育,努力办好城区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竞争力逐步提升,获得辖区百姓的认可和家长们的信赖。学校将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逐步打造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十五中教育集团”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念先进,文化独特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坚持“启元启全、合作合育”的办学理念和“来为求知,去为栋梁”的育人理念,秉承“让行动来证明我们的一切”的校训,旨在培养具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合作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合育构建校家社命运共同体,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弘扬十五中“荷(和)”文化,以荷立品,以和善行。

学校注重促进群团建设,围绕“和谐”主旋律,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系列活动,积极打造暖心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硬件领先,设施完备

学校重视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教学、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整洁有序;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开放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

学校每个校区都建有环形田径场,跑道为塑胶跑道,并铺设人工草皮,室外都有篮球场地,运动设施齐全,能够保障体育课正常训练。运动场已安装多处智慧体育设备,能组织AI运动千人挑战赛。

学校硬件建设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形成鲜明的崇奉高雅的国学经典文化特色,让全校师生每天走进学校后随时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地受到教益。

师资雄厚,点燃梦想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策略,启动“高精尖”名师梯队培养工程,拥有一支“诚心敬业,真心爱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拥有3名杏坛名师、67名省市级教学能手、58名省级优质课执教者、12名特级教师、126名区级教学能手的优秀教师队伍,一大批名优教师已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硬核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效管理,成绩卓然

学校紧紧围绕党组织建设和教育教学两条主线,着力实施师德教育“青莲”大课堂、业务提升“立学”大讲堂、理论素养“红心”微讲座、管理能力“心匠”微工程四项具体举措,擦亮“青莲铸魂 红心育人”党建品牌。同时,学校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一直坚持从严治校,推行精细化管理,这是学校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学校办学成功、家长认可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指标在全市初级中学中均位列前茅。2018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年共有5名同学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被西安交通大学授予“少年班优秀生源基地”。2023年11月18日,经过山东省教育厅和大会组委会筛选,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作为济宁市唯一所初中,参加了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2023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山东赛区优秀参赛学校”“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济宁赛区先进集体”“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先进学校”“济宁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济宁市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彩社团,特色发展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对标五大联赛,在活动中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社团课程的开发,构建完善、科学的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目前全校已形成83个社团。其中,艺体社团的管理与成绩在全省独树一帜,经过多年的拼搏与努力,逐渐形成一批口碑卓著的特色品牌:校园足球、篮球、田径社团等,非遗剪纸社团、翰墨国画社团等成绩显著,极具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简介

刘辉,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从教三十年来,先后获得“省初中数学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多篇文章在《教育家》杂志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主持过多项省市级课题,近期主持的主题为“项目式学习”“创新素养”“校家社合育”等省级课题均已成功开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