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军方已经史无前例召集了30万名后备军人,且对加沙地带实施全面封锁。同时,以军出动战舰与战机对加沙地带实施狂轰滥炸,并已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沙犹如人间炼狱。在这个节骨眼,拜登政府一边重申对以色列的支持,谴责巴勒斯坦哈马斯的反抗行动,另一边相继派出两艘核动力航母赶赴中东地区,并准备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以往不同的是,欧盟拒绝与美国同流合污,也没有站在以色列的一边。欧盟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巴以冲突的措施和下一步行动,包括审查对巴勒斯坦发展援助等。欧盟外长博雷利表示,以色列有权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袭击做出自卫行为,但其反应必须符合国际人道法,他还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断水断电断粮的“全面封锁”行为违反了国际法。欧盟与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的空袭态度截然相反,这也是欧盟迄今为止对以色列方面最为强烈的谴责。

平心而论,以色列有权对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进行拦截和“自卫”,但任何“自卫”都不能超出人类道德与国际法规则。哈马斯的反抗措施固然存在不当,但这并不能够成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狂轰滥炸,将炮口对准平民,甚至是妇女,儿童,乃至婴儿的理由。欧盟议员怒斥称,自2008年以来,以色列的轰炸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已经造成15万巴勒斯人死伤,其中有3.3万名儿童。过去,欧盟袖手旁观,甚至还把以色列称为“朋友”,但我们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建的学校,民房,以军一来就将其全部摧毁,我们不能同这样的国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继续把以色列称为朋友。毫无疑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暴行,就连欧盟都看不下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巴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欧盟拒绝与其同流合污,表明美欧同盟裂痕正在增大。美欧裂痕始于特朗普政府时期,特朗普秉承“美国优先”理念,从重商主义角度看待美欧同盟关系。他将美国对欧洲的安全承诺作为施压的工具,胁迫欧洲在北约军费乃至贸易上对美国让步,并以国家安全打击“欧洲制造”,公开敌视欧盟一体化。拜登上台后,美欧关系虽然有所回暖,但美国还是凭借霸权优势对世界各国疯狂“割韭菜”,在乌克兰危机中煽风点火,造成全球经济动乱。而受害者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欧洲,日本等美国的盟友。

欧盟本来曾寄望于美国能够施以援手,拯救欧洲于水火,但拜登政府却炮制“削减通胀法案”,以780亿美元的庞大支出计划给美国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提供补贴,鼓励海外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美国本土,对欧盟釜底抽薪。俄乌冲突期间,美国还借机卖给欧洲高价天然气,兜售大量军火,美能源集团和军工利益集团赚得盆满钵满。欧洲则正好相反,不仅因追随美国对俄制裁而遭受能源危机的痛击,而且还面临经济加速衰退的风险。此外,美国还胁迫欧盟放弃自身经济核心利益,服从于美国全球经济霸权,不允许欧洲在半导体领域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开展合作。

但是,随着追随美国对自身伤害的加深,欧洲理性的声音开始上升并将占据主导。欧盟外长博雷利表示,欧盟的发展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中欧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10月13日,王毅外长在北京会晤了来访的欧盟外长博雷利,双方举行了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王毅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对欧关系,视欧盟为多极世界中重要和独立的一极,中欧关系有着内在逻辑,不受第三方影响和干扰。博雷利当场作出承诺称,欧盟无意与中国“脱钩”,也无意限制中国发展。欧盟重视对华关系,并致力于发展建设性和稳定的欧中关系,因为欧中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欧盟发出的信号很明确,欧盟正寻求战略自主,不愿继续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在此次会晤中,双方还就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等国际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都认为中欧可以加强协调配合,反对阵营对抗。王毅外长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做法。巴以问题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一直没有能够得到纠正。只有将“两国方案”完全落地,中东地区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以色列也才能获得持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