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属于

易栓体质

以下特征

你中招了吗?

快来自查

这6类人属于易栓体质

血栓风险高于普通人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抑制血栓形成的能力不足,造成静脉血栓形成。

危害:

血栓就像血管通道里的障碍物,堵在哪个部位,哪里就会引发交通瘫痪,它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脑内静脉血栓形成、肝门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部分情况下还会引起动脉血栓,从而引发心梗和中风。

近日,美国血液学会发布提醒,六类人要特别重视排查↓

● 妊娠期或产后妇女;

● 与激素相关,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或手术无关的暂时性风险静脉血栓栓塞患者;

● 存在脑部或内脏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

● 有抗凝血酶、蛋白C或蛋白S缺陷家族史的人;

● 有高危血栓形成倾向家族史的患者;

● 部分癌症患者,肺癌或是肝癌。

世卫组织提醒, 坐 在电脑前90分钟以 上,会使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 0 %,连 续4小时不动就会 增加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会 使静脉血流缓 慢 。久坐不动,如长时间乘坐火车和飞机的途中,由于缺少水分和运动,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会减慢,血液内的栓块易挂壁、沉积,形成血栓。爱吃高油高脂食物、情绪起伏不定、经常熬夜、大量吸烟饮酒,以及年龄增长、长期压力过大、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等情况都有可能让体内的溶栓系统失灵,在血管内慢慢“养”出血栓。

这些信号提示你被“栓”住了

“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患者体内形成血栓的风险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理状态,与遗传因素、环境触发因素(手术、创伤、妊娠、肝肾疾病、癌症等)和生活方式(肥胖、吸烟、久坐等)有关。

患者出现以下表现也应及时就医检查↓

1.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为下肢不对称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疼痛性质多为钝痛和胀痛。

2.肺动脉血栓

表现为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

3.脑血管血栓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精神障碍,比如头晕、肢体麻木感,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或肢体活动不利。

注意:

皮肤微血栓:一部分患者皮肤上会出现瘀点。

肠系膜血栓:血栓堵在了肠系膜动脉或静脉上,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腹痛或消化道出血,这部分患者往往也会合并恶心伴有呕吐的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预防血栓?

预防:

适当活动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和血脂,多饮水,卧床时抬高双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勤翻身。

活动不方便的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活动不方便,可能需要护工或者家属,不定时按摩患者下肢,来促进血液回流或者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栓发生风险。

久站久坐人群:可以通过勾脚尖活动,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利用足底静脉泵(医疗器械)、穿着抗血栓压力袜等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治疗:

及时就医评估风险,遵医嘱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常用抗凝药有艾多沙班、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肝素、华法林等。

编辑:李玲

资料:CCTV生活圈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