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梁江涛

1939年12月15日,13岁的女学生梅爱文在《浙瓯日报》发表文章《我不愿做汉奸的女儿,我要打倒我的爸爸》:

“我的年纪虽小,对于在艰苦战斗中的祖国,我是怀着最热情的爱的。而对我那做了汉奸的父亲,我却怀下了切齿的仇恨。今天我要公开宣布同梅思平脱离父女的关系,我要公开宣布我父亲梅逆思平的汉奸罪状,我要打倒我的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字数不多却极具震撼力的文章,一经发表引起社会公众强烈反响。当时正值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投日卖国的汉奸行径激起全体国民的同仇敌忾,此文激发了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坚定决心。随后,梅思平的继母梅王氏率同他的两个异母妹妹在报纸上登出启示:称梅思平“附逆作贼,害国辱祖”,与其脱离一切关系,炽热爱国之心超越人伦亲情,令世人敬佩。那么,梅思平究竟何许人也?他又何以引来家人愤恨至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在文章中称,梅思平是火烧赵家楼的第一人,事件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是民国外交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失败。消息传来,举国哗然。以北京大学为主的在京高校大学生们纷纷集会,声讨卖国贼,维护青岛领土。北大学生5月3日下午在学校礼堂集会,会上群情激动,有学生咬破手指写成“还我青岛”血字,决定次日齐集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5月4日下午2时,北京各大学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奔赴天安门,天安门桥南已竖起了一面大白旗,上书联语:“卖国求荣,本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落款写上“北京学界挽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千古”。

5月4日是星期天,东交民巷的各国使馆都放假,学生们在列强使馆留下抗议书后直奔赵家楼曹汝霖官邸。学生蜂拥而入,官邸内除曹汝霖外,还有章宗祥和北洋政府军法处长丁士源。学生们四处寻找曹汝霖,没找着却发现了章宗祥,混乱中有的学生就把章当作了曹汝霖,将其一顿暴打。此时的曹汝霖早已闻风翻墙而逃,躲进日本同仁医院。

当学生们准备退出官邸时,官邸已经起火,烟雾弥漫。原来,放火烧房是早有准备的。据后来的目击者回忆,放火的学生叫匡互生。5月3日夜,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匡互生等人秘密召集学生,次日行动时带上铁器、小罐子火油和火柴,准备随时放火。他们甚至打算去弄一支手枪干掉曹汝霖,可惜没有找到。之所以后来有梅思平“放第一把火”的说法,一是梅思平确实是此次行动的积极分子,参加了冲击赵家楼的全程;二是梅思平后来成了大汉奸出了名。

五四运动波及之广,参与之众,热情之高,开近代史思想解放和学生爱国行动之先河。梅思平能积极参加这一行动,可见他当时是一位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

大学毕业后,梅思平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这一时期,他与陶希圣等加入了一个叫孤军社的组织。鼓吹民族主义、民主革命。正是这一次加入社团,他结识了周佛海,周佛海成为其最终追随汪精卫的引荐人。

后来,梅思平到南京,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梅思平在政治上比较活跃。1928年至1931年间,他在《新生命》杂志发起中国社会史论战,发表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概略》等有影响的文章。在商务印书馆刊印的大型现代《万有文库》中,《中国革命史》一书就是由他编辑出版的。

梅思平成为国民党“中央俱乐部”(CC系)的重要骨干,受到陈立夫、陈果夫的赏识,从此步入仕途。1933年,梅思平任江宁自治实验县的首任县长,这是全国第一个实验县。此后历任江苏省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中国国民党中央法制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

这样一位学者型官员,却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另外一条不归之路,玷污了自己的奋发有为的韶华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年12月,汪精卫等人离开重庆,逃往越南河内,发表通电公开投靠日本。梅思平助其解散梁鸿志“维新政府”,筹建伪南京政府。1939年6月,梅思平跟随汪精卫去日本,当他向日本提出“如能告知有关共同防卫项中的军队驻扎地,则不胜荣幸之至”时,得到的回答是:“事关机密,暂时保密”。此时的梅思平已预感所谓“和平之奔走已濒于绝境。”

1939年8月,梅思平出席汪精卫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国民党“六大”,任大会秘书长,被选为中央常委兼任中央组织部长。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梅思平任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工商部部长、实业部部长、浙江省省长、内政部部长等要职。曾任汪伪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胡兰成评价他:“是能吏”,在汪伪政府是一员得力干将。那么,等待这位汉奸将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梅思平是在南京第一个被枪决的大汉奸。1946年4月27日,高等法院检察官以“图谋反抗本国”的罪名对他起诉,他成为在南京第一个受审的日伪汉奸。

全国共有14932名汉奸被判刑,其中死刑369人,无期徒刑979人

1946年5月3日上午,首都高等法院在朝天宫开庭审理梅思平叛国案。检察官指控他多次与敌人私议和平、参加伪中央政治会议、筹组伪国民政府、订立卖国密约、发行伪币,并在1942年提供给日军大量军粮。梅思平拒不认罪。5月9日,法庭宣判梅思平死刑。9月14日上午10时,梅思平在南京老虎桥监狱被执行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思平临刑前留下三封遗书,一封给蒋介石,一封给司法行政部长,还有一封给其家属。他写给子女写下了“努力读书,忠贞报国”的遗言。在梅思平的“自白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万一抗战失败,则吾人已先在南京成立政府,或可利用轴心国际之牵制,使日本对中国之束缚稍为减轻,或可利用若干比较优良之既成事实,使战败之负担不至过于严酷。总之,我等组织政府,抗战胜利则无害,抗战败则有利,为个人打算则为冒险、为狂妄,为国家打算则为万一不幸时之一种保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