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居易列传

白居易列传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河东道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出生在河南道新郑县(今河南省郑州市)。唐朝三大诗人之一,著名文学家。

白居易出身于“世敦儒业”的书香之家,从小博闻强识。六七个月大的时候,乳母抱着他站在书屏前玩耍,指着书屏上的“之”字和“无”字教他认,小娃娃咿咿呀呀还不会说话呢,却已经悄悄记下了这两个字。

几天后,大人们开玩笑问白居易哪一个是“之”字,他伸出小手指了指屏风上的“之”字。众人惊呆了,又问他“无”在哪里,白居易竟然又指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居易五六岁时就会作诗,九岁时熟练地掌握了声韵。十六岁时,白居易带着诗作前往长安拜访诗坛前辈、大文豪顾况。顾况看着风尘仆仆的白居易,开玩笑说:“长安米价很贵,要想定居生活,可不容易!”白居易不敢反驳,只是毕恭毕敬地递上诗作

顾况漫不经心地打开,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不禁震惊了,眼前这位小辈竟然有如此旷世之才!顾况连忙改口说:“你才华横溢,要想住在长安,简直太容易了!”于是,白居易的名声在京城里传遍了。

二十九岁时,白居易再次整理行囊前往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满腹才学的他一试即中,而且是同榜十七名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8年,白居易在京城担任言官,爱好文学的唐宪宗十分赏识他。为了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白居易频繁上书言事,痛陈朝政的弊病。可是,他谏言的方式太过直接,常常弄得宪宗下不来台。

有一次,白居易向宪宗进言国事,说着说着双方起了争执,白居易一时性急,直接对宪宗喊道:“陛下错了!”宪宗非常生气,对宰相李绛抱怨说:“白居易这小子可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却如此无礼,我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一定要将他贬官!”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规劝宪宗广开言路,予以包容。

早年间,白居易与小自己八岁的元稹(zhěn)结识,两人对诗歌的爱好使彼此惺惺相惜,互为知己。工作之余,他和元稹一起发起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现实主义诗歌,向统治者传达民情民意,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白居易还主张,诗人应该努力追求通俗性、写实性。他每写成一首诗,就念给上年纪的老太太听,问对方能不能听懂,如果听不懂,他便反复修改,直到老太太能听懂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元稹去外地办公,在驿馆因为住宿与太监刘士元发生争执,不仅被太监抽打,还被恶人先告状,导致再次被贬。

白居易见好友遭受如此冤屈与侮辱,多次大胆上书,极力辩护说:“元稹做官以来,勤恳正直,严于职守。刘士元出使外地,肆意施暴,有错在先,如果让元稹承受不白之冤,以后朝廷命官受了太监的侮辱,都会忍气吞声,陛下怕是更难得知真相。”皇帝没有采纳,执意驱逐元稹出京。

白居易含泪送别挚友,身处两地后,两人作诗相互唱和,情感真挚感人,给唐代诗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后来,白居易也得罪了朝廷权贵,他们污蔑白居易越职和不孝,于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个级别高、俸禄丰厚但没有实权的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史之乱”中,杨贵妃被唐玄宗赐死在马嵬(wéi)坡。有一年,白居易游览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市境内),归来后写下了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千古名篇《长恨歌》,顿时引起轰动,社会各界人士争相传颂。

当时,有一位军官打算娶一名歌姬,但还没下定决心,歌姬自信满满地说:“我能背诵白学士的《长恨歌》,寻常歌姬怎么能和我相提并论?”一时间身价倍增。

全国各地的学堂、佛寺、旅社,上自士大夫,下至平民、僧侣,乃至于年老的寡妇都能吟咏白居易的诗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白居易定居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常常作诗饮酒、参禅抚琴。

当时,洛阳龙门山下的伊水河道十分曲折,布满陡峭的山石,冬季枯水期时船只航行非常困难。白居易施舍家财,组织人员开凿龙门潭南的“八节滩”,造福了当地民众。

两年后,这位创作了两千八百多首诗、八百多篇散文的伟大文学家,慈悲爱民的老人离开人世,安葬于洛阳香山。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九册《新唐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