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东”与“西”两个字,单独拿出来来看的话,意思非常简单,仅仅代表着一个方向,说西就是西边,说东就是东边,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俩字要是放在一起,那可就有意思了,一下子就成了事物的代名词,乱七八糟的货物,都可以用东西这个叫法来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就让人疑惑了,明明是代表方向的词语,为什么还会指事物?古人这是怎么把这两个不搭边的意思关联在一起的呢?

传说中的“东西

其实,东西表示物品的由来,还得从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朱熹身上说起,朱熹这个人呢,争议一直很大,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朱熹主张的“程朱理学”,比较注重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的权力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使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果抛开这点不谈的话,朱熹的文学水平还是没得说的,但让人诧异的是,朱熹一代文学大儒,还有他不了解的知识,而他不了的这个事情,就是有关于“东西”叫法的由来了。

且说那天阳光明媚,日子静好,朱熹闲来无事,就想去拜访一下自己的的好朋友盛温和,这盛温和的来头也不小,古代的时候,都有名门望族,这盛温和基本就算是世家望族的子弟,学识渊博,颇有见识。

早年间的时候,朱熹游山玩水,四处讲学吟诗,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这盛温和的家乡,然后他在当地听说这盛温和非常的有学识,朱熹就想着找上盛温和交流探讨一番。

俩人都是有学识的人,共同话题还挺多的,见面了以后挺聊得来,这聊着聊着,就成了朋友,关系非常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之后,朱熹就时常登门拜,切磋学问,不得不说,这盛温和到底是当地的大儒,还真有些学问,朱熹跟着他一起,还真能学到东西。

就比如一日朱熹照常去拜访盛温和,到了以后,却发现盛温和提着篮子,要上街去买菜,见对方赶着要出门,朱熹也是多多少少有点失望,人家有事要出门,没空招待自己,这趟算是白来了。

不过,既然都见着面了,总得出于礼貌,打声招呼,问一声人家要出门干嘛再走不是,朱熹就这么问了。

但让朱熹不解的是,盛温和听了朱熹的询问以后,乐呵呵的告诉朱熹他要去买东西,听到这话,朱熹就有点不解了,买“东西”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温和见朱熹不解,东西也是不打算了买了,站在门前不紧不慢的跟朱熹解释了起来,原来,在盛温和看来,这万物都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说,而这个东西南北中,又各自对应一个五行。

因此,这个“东”即对应这“木”,“西”对应着“金”,这木和金,都是可以放在篮子里的物品,至于南北对应的水与火,都不能装进篮子里,因此,就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熹听了这个以后,那叫一个恍然大悟,直呼自己受教了,对于盛温和的学问,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之后,朱熹更是连连登门拜访,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朱熹到底只是来旅游的,早晚还是要走的,而就在朱熹要走的这天,俩人又闹了一出千古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古佳话

话说,朱熹走的时候,俩人还闹了一出千古佳话,说是朱熹在盛温和的家里呆的也差不多了,该离开了。

这时候,盛温和就觉得哪怕他送朱熹千里远,但是终归还是有要分别的一天,与其如此,那还废那劲干嘛,他就呆在家门口,用心送朱熹一程便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熹听完这个,也没多说什么,乐乐呵呵的就答应了,俩人告别完,朱熹便继续上路了,这俩人是没有什么事情,可跟着朱熹的书童就不乐意了。

书童看来,他家老爷什么身份,走到哪里都是被人迎接的,可这一小小的盛温和,竟然不给朱熹面子,呆在家门口整什么用心相送,这不忽悠人的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来想去,书童觉得朱熹吃了亏,便忍不住的像朱熹抱怨,说在盛温和家里拜访的几天,对方也不好好的拿出来好酒好菜招待他们,天天都是粗茶淡饭的,未免也有点太小气了点。

更过分的是,朱熹都要离开了,别的朋友,哪个不是要千里相送的,给足了朱熹面子,结果,这个盛温和连门都不愿意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朱熹听到书童的抱怨,不开心了,他觉得他和盛温和君子相交,对方说了呆在家门口用心相送,那就是用心相送,不会欺骗他的。

不过,朱熹见自己的随身书童不信,便有心让书童验证一番,教化一下他,于是,他在走了差不多远的距离以后,朱熹便让自己的书童重新跑回去,亲眼看看盛温和是不是还在门口等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书童也是不服气,因此也不嫌累,就这么不紧不慢的又重返回去了,甚至,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书童还刻意把脚步放缓了许多,这样,要是对方心不诚的话,就会觉得朱熹已经走远了,不会在装样子了,露出原型打道回府了。

结果,等他折返到盛温和的家门口时,书童彻底震惊了,盛温和竟然在门口,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在送着谁离开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书童是真的服气了,原来这就是以心相送,回去以后,他如实的把情况告诉了朱熹,便是自己彻底服气了,而朱熹确实一点也不例外,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

正是这样的真诚,俩人的关系更加有好了,虽然山高路远,俩人不长见面,但也时常用书信保持着联系,关系十分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西的另一个由来

听完了朱熹对于“东西”的理解,在来看看古代的平民百姓,是如何理解东西这个词的吧,对古人来说,虽然知道金木水火土这一说,但肯定没有朱熹盛温和这些读书人理解的那么深刻,最多就是懂一点点皮毛,要让百姓像着朱熹盛温和这样理解,确实有点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古代阶级等级森严,许多平明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上学接受教育了,不认识字的人都一大把,像朱熹这样理解五行之说,更是不太现实。

不过,百姓自然有百姓的理解办法,据说在东汉的时候,有两座超级繁华的商业都市,也就是被称为东京的洛阳,还有被称为西京的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这俩座城市的名字,东西成为指物品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毕竟这俩商业城市,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

古人到东京,西京购物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去买西,或者是去买东,东西两边,只需要说个方向,别人就知道你要去干嘛了,简单明了,根本就不需要解释的那么明确,因此,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了物品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像这样有趣的汉字知识还有很多,就比如孬这个字,上面一个不,下面一个好,两个字连到一块读就是不好的意思,这要是连到了一起,可不就是孬吗?

结语

至于相信哪一种说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选择哪一种都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碍于历史的局限性,许多东西都成了失传已久的秘密,找不多一个准确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