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束巴黎之行后,中方最高层抵达访法第二站,马克龙这样的会面地点安排有何用意?马克龙如此重视中方到访,释放了哪些信号?

这次中方最高层访法,不仅行程安排很满,而且收获颇丰。5月6日上午,中方最高层在法国高规格卫队的护送下,前往爱丽舍宫与马克龙以及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谈,就中欧关系,达成了一系列积极的共识。尤其是在备受外界关注的“产能过剩”问题上,中方再次重申,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先进产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转型上,正做着积极贡献,不存在“产能过剩”一说。法国和欧盟均积极表态称,愿意与中方加强合作,并保持坦诚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下午,中法元首又举行了单独会晤,就双边关系、地区以及国际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双方共同会见记者时,宣布了4份联合声明,以及约20项双边合作文件。可见这次中法谈得非常不错,无论是在战略认知还是具体领域的合作上,都达成了不少共识。

尤其是在巴以问题上,中法达成了高度一致。既明确强调“两国方案”对解决巴以问题的重要性,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也照顾到了以色列的关切,强调了应确保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均不再经受去年10月7日袭击以来的可怕遭遇,呼吁停止针对民用船只的袭击。中法这份联合声明不偏不倚,客观公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结束了巴黎的访问后,中方最高层还将开启访法的第二站。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7日中午,中方最高层乘专机抵达上比利牛斯省的省会塔布,马克龙夫妇带着一众官员,亲自到现场接机。除了红地毯和两侧的礼兵外,现场的欢迎声更是不绝于耳。

上比利牛斯省被法媒称为马克龙的第二故乡,据他家乡的朋友介绍,几乎每年马克龙都会在这里度假,而且还会在他外婆坟前献花。所以这里对马克龙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选择邀请中方最高层到这里访问,更具有私人性。这样的安排,显然是马克龙为了拉近与中方最高层的个人关系,以在关心的议题上,与中方开展更加直接、坦诚的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次中法元首外交来看,马克龙展现出了极强地与中国强化战略关系的意愿。这既与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关,也与马克龙的个人政治理想有关。在西方的舆论场上,马克龙经常被贴上亲欧派、戴高乐主义者等标签,因为他经常在各种公开场合,强调欧洲需要为自身利益着想,确保自主性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如果欧盟不能摆脱对美国的控制,盲目跟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其结果就是沦为大国竞争的牺牲品,俄乌冲突就是现实例子。受这场地缘危机影响,欧洲不仅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形势,而且在经济上正遭受重创,这就是缺乏战略自主的结果。

以欧洲的体量和底蕴,完全可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成为“棋手”而不是“棋子”。而且眼下中美竞争愈演愈烈,欧洲成了中美都在争取的对象。站在欧洲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实现战略自主的绝佳机会。

但迈出这一步,既需要实力,也需要政治勇气。放眼整个欧洲,也只有拥有马克龙的法国两者兼具。60年前,戴高乐为了推动欧洲战略自主,选择与中国建交。如今,马克龙也有着同样的战略目标,是否能够推动中法关系再上一层楼,就要看法国接下来的实际行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来说,中法关系如果能够保持向好发展,中欧关系也就有了兜底。如今美国维护岌岌可危的霸权地位,正在联合盟友大搞阵营对抗,妄图掀起逆全球化,打乱中国的发展进程。想要破局,中欧关系是关键。只要欧洲能够保持战略自主,不完全倒向美国,美国的对华包围圈就始终存在巨大漏洞,对华打压效果也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