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和世界,有多远?

穿越时空,你会发现

那不过是一根邛杖的距离。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作为大汉帝国的外交使者,

回到长安时,

却带回一根产自成都的邛竹杖。

汉武帝由此开始坚定地经略西南,

开辟了以成都为起点的

南方丝绸之路。

这根邛竹杖,

便是成都与世界最早的对话。

从远古到今天、从群山到平原、

从中国到全球……

穿越时空,

成都与世界始终在对话,热络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姑娘山属于横断山脉东北边缘邛崃山系,

雪峰并列,巍峨壮观。

要了解成都,需先了解成都平原。

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但是在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夹峙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却是一方平地,又称“川西坝子”。

“坝子”,在蜀话中是“平原”之意。成都平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平原地形图

在雪山环峙,山地纵横的四川,得一方平地,实在不易。所以,是成都平原造就了成都的千年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西岭雪山向西眺望,更有崇山峻岭、雪峰高耸。

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一样,它的地下世界就像一个有不同风味层的蛋糕塔,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色彩,不同物质构成的岩石,从下到上,由老而新一层一层垒叠在一起。它们大多数形成于海洋环境,经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平原的东缘山脉龙泉山,旭日初升,晨雾缭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西部的西缘山脉龙门山,层峦叠嶂,绿意盎然。

最上面一层,是由西部的龙门山带来的大量泥沙、卵石、粘土、亚粘土等冲洪积物质沉积形成,厚度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下面的“地基”则是非常稳定的扬子地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平原水系图。

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地利用川西平原倾斜的天然地势,导引滔滔岷江内外分流,呈扇形渠网铺展于广阔的平原之上。

因此,虽然周边地层较为活跃,但成都平原却超级稳定,厚厚的沉积层恰如缓冲垫,令这里稳如磐石,安然无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处锦江下游的黄龙溪古镇,油菜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沃野良田,滋养人类和文明。

青藏高原隆起所形成的巨大落差,在成都平原西北部形成众多峡谷和河流,它们纷纷切开龙门山,奔涌入平原,带来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地势平阔,土壤肥沃,为古蜀人繁衍生息和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的美名也因此为天下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雾霭之中,林木含黛,宛若峰峦。

天府之国的形成绝非偶然,降水丰沛,气候湿润,自然灾害不侵的先天之利非常重要。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四川盆地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中唯一气候湿润,遍覆植被,人口稠密的“ 绿色盆地 ”,其余三个盆地皆位于西北干旱区,气候干燥,荒凉寒冷,生命难存。

更奇妙的是,成都平原处于北纬30度附近,北纬30度线属于亚热带回归高压带,理应干热少雨,在世界地图上沿着这一条线看去,全球这一区域几乎都是荒漠或半荒漠地区——从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的内夫得沙漠、伊朗高原到南亚的塔尔沙漠等,大面积的干旱地区几乎连成了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纬度上,撒哈拉沙漠、伊朗高原、

南迦巴瓦雪峰和成都平原,地貌和气候大不相同。

但青藏高原东部中国大陆的这一段是一个例外。

这是因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所引起的青藏高原隆升,不仅阻挡了北方的寒流进入,还促使印度洋暖湿气流绕行而来,逐渐形成季风环流,破坏了行星风系对中国大陆的控制,一举改变了中国大陆的水热格局,横亘在大陆的干旱区向西北退缩,包括成都平原在内的大陆东部也由干旱变得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分配较为均匀,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乐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汽氤氲青城山。

成都西侧,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有一条狭长的“华西雨屏”,这一区域因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部、西北部干燥气流不易入侵,而利于截迎东南暖湿气流,从而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降水最丰沛的区域,终日细雨连绵,云雾笼罩,被当地人戏称为“天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唐昌镇,林田交错,房舍俨然,一派田园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田里赏景休憩,成为都市人放松的新去处。

这种温润多雨的气候滋养了成都平原丰富的自然物产,催生了“天府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岭雪山日月坪,海拔3250米的针叶林。

你可能不知道,成都是全国唯一垂直落差超过5000米的超级都市。

从最高峰5364米的大邑大雪塘,到最低处359米的简阳沱江,126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相伴,150多条江河纵横交织。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大邑县的高山景观

众多生灵在这里繁衍生息

供图/大邑县委宣传部 制图/王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泉山上西望,远方的昂然雪峰下,城市铺陈开去。

巨大的垂直高差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带,成都从低到高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亚高山灌丛、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7个植被垂直带,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山林之间蕴藏无限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城山后山,溪流连飞瀑,古木映苍苔。

成都现有记录的维管束植物有4459种,占全国14%,占全省植物总数的四成。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还有洁白的鸽子花——珙桐,这是世界珍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中国特有的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世园会吉祥物“桐妹儿”,

是“和平鸽”与“青铜神鸟”的化身,

以“鸽子树”珙桐为创意核心。

近年来,又发现了如伞花木、距瓣尾囊草等极小种群植物,极为珍贵。伞花木野生资源量十分稀少,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在邛崃发现合计有20株胸径5厘米以上的伞花木单株和幼树幼苗若干,其中已结实的雌株达6株以上。该种群是迄今为止成都乃至四川已知伞花木唯一种群。

对世界玫瑰品种起到重要基因改良作用的多种原生蔷薇属植物,今天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龙泉山未被人类打扰的环境中,其中就有中国月季花和木香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州的中坝森林,宛若时光秘境。

植被丰富,野生动物得以在其间自由生长。根据2023年最新《成都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显示,成都市野生动物已记录75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78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市部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雪豹、

大熊猫、川金丝猴、小熊猫等

帅气的川金丝猴、高冷的雪豹、超萌的小熊猫等等已然令大家津津乐道。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更是成都的名片,大熊猫“花花”成为全民的宠宝。大熊猫之城,闻名遐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只是保护,日常的邂逅总会发生在不经意间,当大熊猫国家公园红外线摄像机镜头下的野生大熊猫、雪豹、羚牛、川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身影进入人们视野时,他们自然的生存状态总会感染着我们。

而鸟儿,则更容易为大家看到,无论是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红嘴鸥游弋在玉石湖湿地,还是“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飞临锦江。

也许出人意料,成都还是观察猛禽迁徙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龙泉山观赏南北迁徙的猛禽,每年3-5月,普通鵟、凤头蜂鹰和雀鹰都会过境这里,留下倩影。据观测,仅2021年9月28日一日,就有1035只普通鵟从这里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金沙飞出的太阳神鸟开始,自由飞翔的鸟儿就是成都充满精神力量的象征。

在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成都荣获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草堂萤火虫飞舞,这是良好生态的标志。

作为人类和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栖息地,皑皑雪山之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正成为成都充满吸引力的城市元素,更是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生态底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江堰千年佑护成都平原,滔滔岷江水从玉垒山下流过,

玉垒浮云,见惯古今事。

1700多年前,成都崇州人常璩写下了被誉为“方志之祖”的《华阳国志》,第一次明确了成都平原作为天府之国的定义:

“以褒斜为前门,

熊耳、灵关为后户,

玉垒、峨眉为城郭,

江、潜、绵、洛为池泽,

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

北向关中平原为前门,西连川藏山地为后户,南接云贵后花园,青城山与峨眉山,犹如天然城廓,环抱有情,山林渔泽和园囿瓜果,在四季轮回中景象焕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芙蓉花是成都市花,满城花开,清芬四溢。

100年前,英国著名博物学家E.H.威尔逊深入中国西部考察,历时12年,考察成果轰动欧洲,采集植物标本6.5万余份,并成功将1500余种原产西部的园艺植物引种到欧美各地栽种,轰动欧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尔逊将中国西部的黄花杓兰(上图)以及珙桐、

岷江百合、月季、绿绒蒿等介绍给西方。

1929年,威尔逊在他的考察报告中动情地写下:

“中国是园林的母亲,千真万确,在我们的园林深受其惠的那些国家中,中国位居榜首。从早春的连翘和玉兰破蕾绽放,到夏季的牡丹和蔷薇,秋季的菊花,中国对世界园林资源的贡献有目共睹。可以确定地说,在美国和欧洲找不到一处园林没有来自中国的植物。在园林之母的中国,成都平原,是中国西部的花园。”

这场千年的中西对话,常璩以历史学家的深邃诠释天府,生活尚滋味,斑彩多文章,北纳秦陇中原礼乐,西聆高原天籁之音。威尔逊则以植物学家的眼光,从成都发现中国:

“我所游历的中国,

不是游客和居民所熟悉的中国,

这是一个花的王国,

是一个有森林有群山的中国,

是高峰上终年积雪的中国。”

这就是成都,西部的花园,天府中的园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云楼,源自李白诗句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

设计采用唐代楼阁风貌、气势恢宏。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时光辗转,成都不变。

跨山河、越古今。今天,又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即将开始。

4月26日,成都将迎来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成都川派美学与世界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园,演绎川派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西园,色彩热烈,是真实的民族性格表达。

中华园艺展区的园林草木之间,中国各地的城市风貌和中国人的自然精神处处可见。东方海滨的百年栈桥、黄河沿岸的西北风光、江南小筑的秀雅精致……纷纷凝练于园区内,“北京”和“成都”一墙相隔,从“米兰”到“柏林”只需走下小小的山坡,步行十分钟就能穿越“扬州”“西安”“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园、宁波园、太原园、上海园、北京园。

天府人居展区,呈现川西特色的水、田、林、宅的空间关系,以川西林盘为底,呈现四川各地不同的人居生活和地域文化。竹林掩映中,院坝人间烟火满满、荷塘清雅宁静。

离中国园艺区不远,国际展园一园便是一国风光。此次世园会参展城市实现五大洲全覆盖,在“国际范”游线中,游客可以漫步于国际友谊馆、英国皇家植物园等31个展馆,领略世界各地园艺和人文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洛哥非斯园、法国蒙彼利埃园、泰国清迈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利维纳德尔玛园

在本届世园会的比利时弗拉芒布拉邦园,以香樟、蓝花楹等植物,打造比利时童话森林,以“爱和友谊的秘密花园”为主题。德国柏林冰山玫瑰园以“冰山玫瑰”连接柏林和成都,该品种于1958年首次在德国育成,盛开时洁白芬芳,花心展厅和玫瑰花廊设计,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德国人爱玫瑰,每个城市都有玫瑰园分布。中国人也爱玫瑰,将之视为爱情的花语,爱与和平成为中国玫瑰走向世界的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利时弗拉芒.布拉邦园

在英国,由中国传入欧洲的美好花木,装点着英国人的花园。这些花木中大量来自横断山区。著名的邱园建有“中国塔”等中式建筑,植有大量中国花卉,其重要的世界遗产价值在于推动了园林的世界交流。此次成都世园会中的曼彻斯特园和伊丽莎白园,呈现着东方自然主义与西方古典主义结合的神奇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曼彻斯特园

岷山等西部群山的万年冰雪融水,滋养了成都千年的繁华。从大禹到古蜀鳖灵,再到秦蜀郡太守李冰,历代治水者,既成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地,也因为这些水利工程的“舟楫之利”,打开了与世界对话的大门。三星堆考古和张骞的惊人发现,都证明了成都一直在与世界对话,从未缺席。

在成都,

一场关于园林、

关于草木生灵、

关于艺术与美好、

关于成都与世界的对话,

即将拉开帷幕。

花海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来源丨中国国家地理

新华视点:让“县域文旅热”成为旅游新常态

丰收!邛崃市高产示范片,油菜小麦亩产创新高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