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是人们“舌尖上的盛宴”,一年四季都能体会,春天吃火锅,精神又快活,夏天吃火锅,炫出真自我,秋天吃火锅,滋补养生多,冬天吃火锅,御寒身暖和。

时值冬季,滚烫的汤锅,丰盛的食材,围坐的好友,更能体会吃火锅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锅除了提供热食之外,食材的多样性保证了营养,搭配的便利性保证了口味,菜品的新鲜度保证了放心。一顿合格的火锅,一定离不开烫、辣、油、鲜四大条件,让人格外想念。

不过,火锅虽美味、过瘾,但吃得不对,一样会带来健康隐患。火锅的吃法、食材、搭配等方面藏有一些伤身的问题,特别是有3个“致癌因素”,很多人不知道,未引起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吃太“烫”,容易伤食道和口腔

大家习惯于火锅汤里捞出食材,蘸料之后趁热放进嘴里,或热乎乎的汤汁往嘴里送,还起了个动听的名字。叫“一热当三鲜”,吃得很过瘾,而且还出了一身汗,浑身舒服。

这里面的风险,是热食、热汤的温度太高,易伤害食道黏膜,安全温度是65度以下,但火锅里刚出来的食物、汤汁,远不止这个温度,虽然灼伤部位会自愈,但如果频繁吃火锅,反复烫伤会带来长期炎症,出现恶性增生,这就是食管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卫组织已经明确,65度以上的热饮、热食,长期接触有致癌风险。冬天吃火锅,气温低下时口腔感受热饮热食的灵敏度下降,更容易在进食火锅时受到伤害。

2、吃得太“急”,容易引起寄生虫病

常吃火锅的人,一定有鲜、嫩的进食要求,食材下到火锅里,就怕煮老了,所以有“毛肚七上八下”、“鸭肠鹅肠提三摆三”、“生鱼片过水即可”等涮锅真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患就藏在这些煮熟不到位的食材里,烫煮时间短,病菌和寄生虫很难被消灭,就会进入人体长期驻扎,主要有肝吸虫、旋毛虫、囊虫、绦虫、肺吸虫等,它们普遍藏身于河鲜、海鲜、肉类。

世卫组织把肝吸虫等寄生虫列为一类致癌物,明确可产生器官癌变。为了确保安全,还是要认真烫煮成熟后再放温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吃得太“粗”,容易接触不合格食材

火锅的一大优点是肉、蛋、蔬菜、菌类、海鲜、河鲜等,门类齐全,营养不缺,但有的食材处理可能留有隐患,粗心吃了不合格食材,对身体带来影响。

比如,媒体曝光的用化学品浸泡处理毛肚、黄厚、百叶、海鲜等,或过度染色的食材,如海带、金针菇、竹笋、鸭血等,甚至出现假粉条、假牛羊肉等,这些都有甲醛或藏有超量的添加剂,常吃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醛等用于加工食品,是多个国家禁止的,也被世卫组织列入了强烈致癌物名单。如果经常进食这些食材,后果不太好。

除了这3个“致癌套餐”,还有两个常见的“隐患套餐”,它们可称为5大“致病套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高尿酸、高血脂套餐,是火锅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混合的底汤和吃肉、吃油过多,含有大量嘌呤、油脂,带来健康问题。

一个是溃疡生疮套餐,溃疡是口腔溃疡,生疮是痔疮,与吃太烫、太辣、太多、太频繁有直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了这么多火锅缺点,又是致病又是致癌的,是不是火锅不能吃了?

当然不是,这些致癌致病问题都有大量案例,但只要改正、完善,注意进食火锅的频率,火锅仍是可以放心享受的美味,关键是一定要新鲜食材、烫煮熟透、搭配合理、食材不掺假,来源渠道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