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政丨热点丨军事丨为农

这里,是龙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首先台湾缺乏发动远程袭击的战术纵深。

这是一个纯粹的军事战术计算问题,在针对点状目标的远程打击中,火力密度与距离成反比;在针对某一区域的远程打击中,火力密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道理非常简单,就是个圆的周长公式和位于某个“环”上区域的面积公式的区别,属于小学数学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武器射程的增大,对点状目标的攻击效果直线下降,而对面状目标的打击效果则呈抛物线下降,因此不管是点状还是面状目标打击武器,以“原地自爆”为起始点,两个曲线会只有一个交点。通常军队也不会这么傻逼自己炸自己,除了印军,大概率还是要打出去再炸的,这就涉及到武器的“最小射程”,大多数武器的保险在最小射程内不会解除,所以0火力点会在坐标轴上右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个“平衡点”没有?这就是大陆——台湾这种情况下的远程对攻特征曲线。

对于大陆而言:台湾是一个相对呈现“点状”的目标,大陆的发射阵地阵位多得没法说,广泛分布在宽阔的正面上;

对于台湾而言:大陆是一个相对呈现“面状”的目标,台湾的发射阵位相对少很多很多,集中在一个小岛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两岸“面对点”的态势。

因此在典型的远程武器对攻中,我们先假设两岸远程武器性能相当、射程接近,那么也一定会符合刚才提到的那两条曲线,会有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上双方射程一样、火力密度刚好也一样,维持在这一点上双方不胜不败,在左侧则点状一方占优,到右侧则面状一方占优。

但是这个平衡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武器的射程、数量乃至于阵地多少都有极大影响。

射程更远的一方会“抬平”自己一方的曲线,道理很简单,他可以把自己的发射阵位摆远一点尽量降低对方的火力密度甚至完全脱离对方的打击范围;

数量更多的一方会“抬平”自己一方的曲线,道理也很简单,单纯的数量优势就可以改变方程的计算结果,你打过来1枚,我还回去10枚就可以了;

阵地更多的一方会“抬平”自己一方的曲线,道理简直简单到了令人发指:多一个阵地,就能多稀释对方一点火力密度。

结果就是大陆——台湾这一组曲线中,抛物线和直线只有一个交点,也就是双方都原地自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非大家都原地自爆玩儿,嘿,就是玩儿,这个平衡点永远都不会到来。要知道地球的物理尺寸是有极限的,武器的射程超过了地球赤道周长的一半就没有更多意义了,而大陆早已突破了这一极限,因此就算是在极限距离上也还能保持一定的火力密度。

夸张点说,大陆去月球上还能打到台湾,台湾却不可能打到哪怕是四川。

无论是射程、数量、发射阵地数,大陆都可以碾压台湾超过1个数量级,10倍以上的优势,甚至100倍。尤其是在数量上,有人说台湾“年产131枚”,容我去牙科诊所把笑掉的大牙安回去先……

你这个产能大概跟大陆一个县差不多,而这样的县,大陆大概一千个是有的。大陆一方早已把自己的火力密度曲线抬高到了台湾根本没办法想象的程度,或者说大陆的目标也根本就不是台湾,再或者说,“吃火箭弹的命,操弹道导弹的心”。

根据上述计算,台湾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发动远程武器对攻,就绝对不可能占到便宜。所以“弄不死你也要啃你一块肉”只能是一种出自底层无知群众的想象,台湾高层根本就不会动这个念头,除非他嫌自己命长。拼了台湾岛不要,也要打了厦门,这种想法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论,多少有点儿谵妄了吧。

在严重缺乏战术纵深的情况下,发动远程武器对攻就是取死之道,根本不存在任何可能得“平衡点”意味着无论如何都是挨打,根本不可能有优势区间存在。高层可比你想的惜命多了,但凡厦门掉下来一枚导弹,都意味着台湾政坛高层命不久矣,他会陪你一块儿完蛋?

再说了,针对平民的攻击,双方都甩开膀子干,倒霉的还是老百姓,在这种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更倒霉的还是岛上的老百姓。你一个小岛居民无权无势我就不知道你为什么会盼着这种倒霉事?

因此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厦门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有绝对保障的。并不存在的“优势区间”保证了这一点,台湾高层不会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态跟你一个小民同生死共存亡,这一点身为小老百姓要有一点最起码得认知。

我不大明白的是,这都好几十年过去了,怎么某小岛上还抱着“打不过解放军我还打不过你一个平头百姓”的想法?动不动就威胁对平民发动攻击,动不动就以“我能屠杀你平民”作为资本。

可见,逃亡小岛是有本质性原因的。

点击查看推荐文章: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曾西藏戍边数十年的退伍军人,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