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当天,我刚开手机,便看到老友留言:

“天阿,还好听了你的,我临时改计划了。”

然后,就是梅大高速事故的新闻。

我心里一沉。

广东整个四月,雨量之大,极为罕见。

犹豫再三,我在几个密友、亲戚群里主动聊出行话题,为的是引出我的观点:

“很多设施到了承压极限,如无必要,切勿去陌生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早规划好了假期,我情商虽低,也知道聊这些挺扫兴。但实在感到不安,于是尬聊了两句,硬塞了观点。

唉,不幸言中!

老友告诉我,他原本就纠结留家里还是自驾去福建,看了我群上的聊天,毅然决定留家里。

如果出行,还真可能途径那段路。

他笑我将来不怕失业,可以去摆摊算卦了。

朋友固然是玩笑,但是,国人潜意识内,确是爱用“命”一类的观点来安抚悲剧。

但,真的是命么?

不玩有鬼牌的局

我始终贯彻一个观点:

如果一个牌局,抽中鬼牌,代价非死即伤,那无论牌局诱惑多大,鬼牌概率多低,都应坚定拒绝。

有朋友嘲笑我胆小,说我怕这怕那,活着有什么乐趣可言。

但我挺直腰板告诉朋友,我不是怕死,我是死不起

说回这次事故。

鬼牌的概率低么?

首先,华南破天荒连日大雨,土壤草树已无多少储水空间,防汛设施已到承压极限。

其次,假期特有的人群扎堆,无疑让早已不堪重负的设施雪上加霜。

最后,是设施的“质量”问题,这个略敏感。

关于此,我在专题《》中曾剖析过,当一个系统具备某些特征时,这系统必然是脆弱的。

而……正符合脆弱的条件。

上述三要素叠加,风险概率呈指数级上升

就绝对数值来说,这一概率仍是个小数字,但对于“鬼牌”这一代价而言,我认为,这概率已然是不能承受之重。

君子不立危墙下,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不做某事」的决策公式

这个话题,延伸一下,能得到一个实用的决策模型。

我们评估一件大事值不值得做,决策分析大都复杂,但很多时候,用排除法——就是「哪些事情不能做」,往往事半功倍就能做出好决策。

这是我常用的简化公式:

概率 * 频次 * 代价

三个参数,如果是“三高”,那这个决策就可以直接否了。

如果是“双高”,那么,我就会非常谨慎,然后考虑某一参数是否有降低的空间。

如果是无法避免的事情,那我就会琢磨如何尽量压制那唯一低的参数

这次五一在广东自驾出行,恰在连日超大降水量之后,已经符合“双高”条件了——即出事「概率」(相比平常)、「代价」都很高。

这里稍微说明下,概率的高低是相对于事件的「代价」和性质而言,比如乘飞机,哪怕万分之一的事故率,也非常高了。

再以新能源汽车选购为例。

朋友买电动车,问我推荐,我说我只考虑路上保有量最高的两个。

为什么?

套用上述公式,开车属于高「频次」行为,因此必须设法降低「代价」跟「概率」两项指标

而新能源汽车,毕竟历史短,除了最高保有量的那两,其他“新势力”跟传统燃油车比起来,尚未经过充分的现实考验。

而这两年的事故,光了解到的(不少估计还被“公关”屏蔽了),就已经验证我的观点了。

当然,我不是说新品牌就质量差,我是纯粹从概率与统计考量,无主观偏好。

再以买房置业为例。

代入公式。

那购房也属于“双高决策”。

「频次」高,好理解,毕竟常年居住。

那另外两项呢?

虽然房子质量问题多数不危机生命,但房子贵啊巨额经济损失那也属于高「代价」

那么,剩下的就是「概率」。

所以,买房租房,要尽量避开房地产急剧衰落几年建成的房子,这是为了尽量降低出质量问题的「概率」。

同样的,你不难分析出,像是各类极限运动、游乐场高刺激项目,虽然属于低「概率」高「代价」活动,但一般人偶尔玩一下,「频次」也低,所以只属于“单高”,无伤大雅。

如果有些人沉迷于此,主动增加「频次」,达到“双高”,就危险了

这些活动,我向来不参与。

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工作人员的状态、设备的维护程度等都会增大出事「概率」

这不,就在我写这推文的时候(昨天),深圳又一游乐场出了点事。

宏观经济有句名言,经济每衰退一个点,重大伤亡率就高几个点。

这正是海量微观个体,套用上述公式微积分之后的结果。

顺着这个思路,你就能很好理解一个博弈学概念,叫值博率。

这也是一个实用思想。

只做值博率高的事

值博率含义很简单。

就是做一件事的成功率,跟期望回报的比值。你可以通俗理解为“是否一把”。

比如,最简单的“押大押小”,成功率50%,那么押对的奖赏必须至少两倍才合理。

为什么我用了“至少”,因为你参与游戏还有额外成本,像是时间、手续费之类。

所以现实中我从不玩这些,因为值博率不高,长期来看,败率100%

我有位亲戚炒股,前阵子说想抄底地产股。

我不太懂,于是问他,你觉得那家地产公司有曾经的恒大强么?崩的风险大不大?

他说,不如恒大,风险也大。

然后我再问他,如果抄成了,有希望涨个十倍二十倍么?

他摇了摇头。

我继续问,这么高的风险,这么低的潜在回报,你确定要抄?

他想了想,遂放弃。

这又是一个值博率极低的案例。

这样的事,少做为妙。

普通人炒股如此,买房理财同样。

房子如今动辄一个家庭几十年的收入,这意味着高「代价」,同时还有超长的变现周期,期间存在诸多不可控的风险。

值博率角度看,得确保它疯狂涨价,那值博率才有点看头

我们看看赛马、球赛那些,为什么越不被看好的,押中的回报越大,正是为了确保值博率合理。

我之前的专题谈到《》,如果追求经济效益,那么写书也是一件低值博率的事情。

至于信息不对称,或是存在欺诈嫌疑的局,更是沾都别沾。

像是值博率这么好的工具,如果把它仅限于算计经济,未免狭隘,概念再外延下:

你做一件事的潜在回报,必须跟你的潜在代价成正比,跟成功率成反比,那么这件事值博率才高,这事才有做的价值。

比如追求异性。

有些人脑子一热,就喜欢不计成本(仅指非正常巨额物质)讨好对方。这里面其实存在逻辑错误,或者换成博弈语言,这早已是一步死棋

第一类情况,追不上,这没啥好说,竹篮打水。

但第二类情况,“追”上了。那问题来了。

不计成本——即高代价,那从值博率分析,付出这么大代价,回报率也必须很高才有意义。

但一个未打算接纳你又能接受你超高额赠礼的人——显然不具备“高回报”的素质。

所以高额物质追求异性,从逻辑上就注定要么失败要么狗血结局。

当然,要强调一下,这里说的“回报”,不止是经济,情感,也包括情绪、声誉价值、健康等“综合收益”,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像是很多人常忽视的一些日常小事,比如,保持好睡眠、运动、健康饮食、阅读优质内容,与有原则有想法的朋友保持联系……

这些都属于值博率高的事情,坚持去做,总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值博率的思想,还能逆向推导出做某件事的合理酬劳

理想的情况,越是高风险、高代价的事,回报应该越高。

没错,在一个良序社会中,“脏累差”的活,报酬必须非常高才合理

如果一个社会“脏累差”薪酬低,可以推导出这个社会存在剥Xue……阿不,是劳动价值分配有待优化。

结语

我观察有些人,在小事上机关算尽,在大事上却不假思索,脑门一热一把梭哈

这些人平日里多半不好赌,却喜欢在现实赌局中,一赌就赌上身家

末了,还喜欢感慨“时也,运也,命也”。

我觉得,这类话,仅适用于那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顶级人物。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我认为,这幸福的家庭,其中的共性,定然是他们都擅于做决策,从不入有鬼牌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