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梦篱笙箫

明朝是最接近自然过渡到资本主义的王朝,甚至我觉得明朝中晚期有着君主立宪的意味。我之前一直认为崇祯过早毁掉了大明基业。但从长时段来看,官僚集团的利益膨胀对明朝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转折的关键点,傅小凡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大太监王振替明英宗背了黑锅,缺乏军事历练,却想要一鸣惊人的明英宗才是土木堡之变真正的罪魁祸首。从此,明朝皇帝对国家的掌控力下降。大臣在皇帝面前打死马顺,进而逼宫就是明证。从此拉开了皇帝与文官集团为争夺军事指挥权而进行的持久拉锯战。

明武宗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我也同意傅小凡教授对明武宗非正常死亡的解读。明武宗还是志大才疏,行事风格与少年康熙颇为相似,但手腕上相差的还是比较大。再者,他背后没有一位孝庄坐镇。明武宗最后被权臣杨廷和控制的御医拖延了病情,导致一病不起。但我并不同意傅小凡教授对宫女刺杀嘉靖事件的分析。既然文官集团能够控制御医,那么宫女也不在话下。宫女没有经过训练也很好说,一切都在不言中,只需要暗示,而不会有具体的行动方案,这才符合上层的逻辑。

文官集团们恨嘉靖,这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有着足够的动机去进行这场阴谋,当然证据几乎无法找寻。就从影响深远的大礼议事件本身来说,在我看来,文官的责任反而更大。皇帝与文官集团进行的是一场权力之争,没有真正正义的一方。杨廷和包括其家族的命运并不值得同情,当权者的一意孤行除了使双方决裂之外一无所获。只不过阵营已然分明,斗争只会继续。

后人会站在自身立场评价历史。重新回望《大明王朝1566》会有不同的感受。嘉靖再也不是那个掌控一切的君主,而是如履薄冰的君王。通过大礼议,嘉靖建立了以严嵩为核心的班底,来对抗旧有的文官势力。旧势力是既得利益集团,嘉靖反而是革命者。革命何时终结?其实就终结在这场宫女刺杀中。嘉靖也远离了皇宫,住进了道观,躲进小楼成一统,为了自己的三瓜两枣拼命算计。直到严嵩也无法做到三七分账,一切就推倒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的最后一招就是重用海瑞来打破利益格局,海瑞倒像孙悟空。但孙悟空后面没有如来佛祖,却也只能四处碰壁。最后皇帝是失败了,也成了官僚集团豢养在深宫中被存天理,灭人欲的可怜虫。嘉靖与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就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解读。皇帝有权重组内阁,但是权力的运行只能依靠内阁,皇帝越来越远离权力中心了。最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为一切尘埃落定。文官集团把整个国分完了,皇帝真正的可有可无了。天启意识到了危机,放出了魏忠贤来与官僚集团争权,但后遗症也很大。

魏忠贤为何能够翻云覆雨?其实不是魏忠贤多厉害。魏忠贤的厉害只是问题的表象,真实的原因在于文官集团自身分裂通过魏忠贤事件得以显现。顾炎武为首的东林党打破了官僚政治的潜规则,他们想争个公平正义,但他们忘记了他们自身才是最大的问题。他们是大地主,他们瓜分了利益,如果不对自身革命,那么他们将陷入自身的悖论。最后皇帝、宦官、官僚集团各个派系之间进入了无比复杂的三国杀,严重损耗了明朝的国力。

历史最终把所有的难题都抛给了崇祯,但这份题目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复杂。崇祯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看起来他大权在握,实际上他一无所有。他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就离灭亡越近。他不明白,文官集团是不可能给他军事指挥权的,他给袁崇焕的承诺他做不到。从上到下已经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利益网,即使皇帝也无法刺破。不要说崇祯小气,崇祯几乎拿出来他所有的钱,但一次次被这张大网吞噬。别忘了崇祯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最后崇祯悲愤的说出诸臣误我也是有道理的,那些群臣哪一个真正关心国家的兴亡?在一番大浪淘沙之后,文官集团剩下的只有勾心斗角,而没有了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了。官场倾轧已经非常严重了,那样的环境已经不允许政治强人生存,那就是晚明官场的真实写照。虽然从力量上说,明朝的实力依然很强大,但从国家的精神内核来说,明朝早已腐朽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期的明朝实际上可以对照大革命前夜的法国。国家貌似强大,但内里却是十分空虚,组织能力已经严重退化。皇帝成了将要被抛弃之物。实际上王阳明的心学在精神层面已经将皇权弱化为虚无的精神概念,只差最后的猛力一击了。失去了对皇帝的忠诚,短时间内国家失去了精神内核。因而面对外部强大压力之时,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结果造成了满清入主中原的局面。而中国要进一步的提升,就需要对文官集团进行改造。让主体性更多一些,让封建性更少一点。但续了辫子,跪下去的文官集团丧失了这样的历史机会,无法开创新局面,中国的旧秩序与大革命只能继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