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的第十集中,梅长苏巧妙地设计了妓馆杀人案,意图动摇誉王手下的吏部尚书何敬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敬忠作为吏部尚书,本身看似没毫无破绽。然而,他那个被宠坏了的独子何文新,却成为了梅长苏的突破点。何文新,可是五十岁才得子的何敬忠的心头肉,从小被父亲和祖母溺爱,养成了行为放荡不羁的性格。

与此同时,何文新与邱泽之间的恩怨纠葛也为梅长苏提供了可乘之机,邱泽,文远博之子,与何文欣一样,都是京城中声名狼藉的官宦子弟,他们二人在风月场所中经常争风吃醋,互相互攻击,早已成为了京城中的笑柄。

然而,梅长苏就是洞察了先机,看准了这两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决定以此为契机,设计一场精心策划的陷阱。他派遣手下宫羽出马,巧妙地布局,将何文新引入妓馆杀人案的旋涡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场阴谋中,梅长苏以何文新为棋子,巧妙地操控着局势的发展。他利用何文新的狂妄与邱泽的嫉妒心理,让他们两人自相残杀,最终达到了自己动摇何敬忠地位的目的。

第十集中,何文新踏入杨柳心妓馆,原本想寻新杨仙柳两位佳人,结果却吃了闭门羹。然而,他意外地遇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两位女子,二人交谈中得知寻找的佳人其实并无生病,而是在楼上包房内与邱泽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们的口中,何文新得知寻觅的佳人对邱泽的评价极高,称赞其为英俊潇洒的公子,而对自己评价是个马不知脸长的小人,令本就飞扬跋扈的何文新怒不可遏,带着家丁挨个包厢寻找邱泽的踪影,要教训教训他。

从这一幕充分暴露了何文新平日里的嚣张跋扈,以及家中对他的放纵,他出入都带着家丁,可见其权势之盛,但更反映了家人对他的宠溺。

最后在激烈的对峙中,双胞胎姐妹假意劝架,却激发了何文新的怒火,使他拿起附近的花瓶,顺着邱泽的头部砸去,致其当场毙命。此事震惊京城,何敬忠急忙前往誉王府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刑部尚书齐敏为掩人耳目,竟找了一个替身来替代何文新,将真凶从狱中换出。然而,文远博得知真相后,连夜上门将何文新擒获。

面对儿子犯下的滔天大罪,何敬忠不但不加以管教,反而先找誉王想办法遮掩。在刑部尚书齐敏的明确警告下,他仍执意将何文新带回家中,这种溺爱放纵的态度,无疑为何文新的堕落埋下了伏笔。

剧中除了何文新,誉王和太子又何尝不是因为纵容而自毁前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3集中,誉王野心勃勃,决定起兵谋反,他首先向皇后求援,请求她在京城内部作为内应,封锁城门,皇后竟轻易应允。然而,誉王最终谋反失败,为保护身怀六甲的王妃,他选择了自杀,皇后也因此被废黜。如果皇后当初能坚定立场,悬崖勒马,及时阻止誉王的疯狂举动,或许誉王不会落得如此下场,皇后也不会遭受如此悲惨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太子也经历了类似的波折,第五集中,梁帝为霓凰郡主举办比武招亲,越贵妃为使太子胜出,竟不择手段给霓凰郡主下药,若不是梅长苏及时察觉,靖王赶到,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事后,越贵妃承担了全部责任,而太子却将罪责推给母亲,只会跪地求情,梁帝对他进行了闭门思过的处罚。

正是越贵妃的庇护,让太子形成了懦弱的性格。她的溺爱和保护使太子无法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养成了放纵的习性。最终,在太皇太后的丧礼上,太子不顾礼仪,对梁帝口出悖逆之言,被废黜太子之位,贬为献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誉王还是太子,如果当初能得到及时的提醒和管教,而不是被放纵溺爱,他们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

毁掉一个孩子往往只需无休止的溺爱和放纵,同时也告诫我们,作为父母,不应溺爱孩子,而应给予他们适度的关爱和教育。

琅琊榜:谢玉的权位之高,只因过于投机取巧,最终遭到了反噬

写文不易,点个“赞”和“关注”呗,感谢大家,感谢平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下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