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梦篱笙箫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动荡的是隋朝,但唐朝又复辟了此种混乱。在隋唐之间做选择,我其实更喜欢隋朝。隋朝两代皇帝力图建立国家新秩序,代表了最新的可能性。隋炀帝杨广在其中努力最多,但最终功败垂成,还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但真正灭亡隋朝,建立唐朝的还是关陇旧势力,只不过又是一次历史的轮回。

北周有八柱国,他们通过彼此联姻编织了庞大的权力网络。杨坚也是这网格中的一员,必然受到诸多的掣肘。杨坚的夫人独孤氏就是来自八柱国的独孤家族。以往都在宣扬他们恩爱,但这只不过是一场政治婚姻。杨坚的儿子都是这位文献皇后所生,这是令人颇多疑惑的。从《隋书》记载文宣皇后私自虐杀受杨坚喜爱的尉迟迥的孙女,我们可以想见杨坚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妻管严表象的背后是关陇势力令人恐惧的能量。

在我看来,杨勇被废和他打破权力潜规则有很大的关系。杨勇的正室夫人来自八柱国之一的元家。元家是纵横几百年的鲜卑皇族,杨坚登上帝位也得到了元家的大力支持。可见杨勇与这位夫人也是一桩政治婚姻。这位夫人在杨勇这里不但不得宠,甚至突然之间暴毙身亡。这是足以震动朝野的大事情。从史料中我们看出,杨勇被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从杨勇庞大的师傅班底上本不该如此。那么只能这样解释,杨勇正室夫人的死亡,让杨勇失去了关陇集团的支持。没有了关陇集团的支持,杨勇保不住他的太子之位。杨坚即使当了皇帝也不敢破坏的潜规则,杨勇破了,他的下场自然不会好。

关于杨广在杨坚在世之时荒淫无道的描述,我是不相信的。因为天下并不是杨坚一家的,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杨广必然不敢过于放肆。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对于杨广来说,他更爱江山,美人只是锦上添花。在没有可靠节育手段的古代,后代的数量很能说明问题。比起唐朝皇帝来,杨广还是相当节制的。他是有远大抱负的皇帝,可惜他面对的旧势力太强,同时他也不是天纵英才。

对于革新政治,杨坚做了不少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均田制和大索貌阅。这对打击豪门大族,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有效。杨坚首先施行此项政策,但他没有大规模推广。这才得到关陇势力的支持,国家由此受益,隋朝国力与日增长。杨广即位之后,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户口清查。这让隋朝的财富爆炸性的增长,但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杨广一生中呆在长安的时间并不长,这与关陇集团势力盘根错节有关。李渊轻松拿下长安,与他的家族是八柱国之一,在当地有很强的关系网有关。杨广是要建立他的新权力基地的。洛阳是他选定的地方,大运河是他构筑的大动脉。他要通过赫赫武功建立他的新功业。但他的摊子铺得太大了,他却没有核心班底处理各种矛盾,这是他的一大败因。

繁重的徭役是压垮隋朝的重要一环,但我不认为这是决定性的一环。与秦朝类似,函谷关以东的大片领土都是新近征服的地区,统治本就不稳固。而杨广的政策对旧贵族并不友好,这必然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隋朝末年有那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没有当地宗族的领导是不可想象的。杨广除了他的中央纵队以外,能够调动的力量其实是很有限的。杨广至死也不回长安,就代表了杨广与关陇势力的彻底决裂。那么杨玄感、李密叛乱,李渊叛乱,宇文化及叛乱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最后扑灭起义烽火还是关陇旧势力。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杨广最终相信了宿命,相信了佛家的因果循环,他无力回天。他失败了,各种污蔑也就纷至沓来。他想当一个真正的王,一个顶天立地的王,但终究不能如他所愿。一代人想完成几代人的功业,终究是异想天开。客观的说,关陇旧势力虽然势力庞大,让人不寒而栗,但天下的人才也大部分被他们网罗了。想要代替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杨广依靠杨素家族的支持,获得了权力,成功之后却把他们一脚踢开。这样的处理并不高明,最终他也沦为孤家寡人。杨广和天下所有权势家族作对,只依靠江南的几个书生,是远远不够的。政治终究是妥协的艺术,况且杨家本就底蕴不足,是靠众人捧着才上台的,步子迈的太大了,最终受到反噬。

杨广是一颗流星,有天真烂漫的想法,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世间不会有大运河。这或许就是短促隋朝的特殊魅力吧。杨坚父子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但明显对困难的估计是不足的。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动荡,早已让基层政权把持在豪门大族手里。全国到处都是类似关陇贵族那样的旧门阀。要想解决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且非有大智慧而不可为。杨坚父子的理想无异于一场规模浩大的变法,是需要政治理想和缜密措施的。这是百年大计,绝没有看起来那般容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广的确有些刚愎自用了。征伐过程稍微的受阻就会被他的敌人利用,就会陷入全面的被动,真是天亡我也,非斯人也。杨广需要找到他的商鞅,但他是那个秦孝公吗?这样梦幻的组合非有大气运不可得。这或许也是历史的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