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五首说麦秋:野蔓牵花过短墙,麦秋时节并蚕忙

公历的五月,农历的四月,是为传统的孟夏,就是夏季来临。那么在古代诗词文献中,农历四月还有一个别称,叫做麦秋。

夏天如何和秋联系在一起呢?

这要说起秋的最早意思。秋,是指的谷物成熟,后来才将谷物成熟最广泛的季节,定为秋季。

在我国,水稻和小麦的种植古老。水稻是秋天成熟,而北方种植的小麦,则通常是秋冬种植,早夏成熟。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也就是还没有或者刚刚开始出现文字时,小麦就已经种植在北方农田里。

到了周朝,初夏“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就是说,早夏时期,麦子成熟,天子要用新麦祭祀祖先。《周礼月令》记载此月“靡草死,麦秋至。”是说这个月,太阳光逐渐强盛,小的草已经完成生命周期,步入死亡和消失,而麦子的成熟季到了。

这就是四月“麦秋”的来历。

那么四月,是北方小麦的成熟季,这个麦秋,其实涵盖了麦子从开花到成熟,到收获,由青转黄的过程,在以绿色为主题的早夏,这样富于成熟变化的美,在中国大地上,成就别样的壮阔和丰足。因为还是轻盈的早夏,麦子就成熟了,送给夏天的人们一份厚重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寄语金闺妾,勿怨寒床虚。

鹅军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南梁 · 萧纲《雁门太守行三首》

这是南北朝梁朝皇帝萧纲的一首四月诗,将壮丽田野和将军即将远征,一定会得胜归来的慷慨融合其中,勉励将军,保家卫国。

三月的杨花漫天飞舞,四月的麦田,麦浪滚滚,即将成熟。

在幽州已经过了寒食节,而河南的桑田已经茂密,过了采桑的季节,阳光沐浴青翠的田野。

这是早夏成熟的季节,田园兴旺。

雁门关的太守将军,却梳理头发,穿上戎装,登上了战车战马。

他给自己的爱人留言,不要埋怨一个人的夜晚,孤单寂寞。

我正率领像野鹅一样的军队,飞逐太阳,我正率领马队,荡平敌寇。

不出多少日,大宛国会归顺,送上战马,不出一个月,我就会迎来胜利,敌人送来降书。

这首诗细读,很有意思,在收获麦子的同时,也会迎来这些战争的胜利。

这当然也寄托了皇帝的文治武功,江山丰隆的大情怀,夏日正好,战捷与麦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北宋 · 寇准《夏日

寇准是北宋政治家,明相,他的家乡今陕西渭南,童年少年的生活,是在广阔的乡野度过的。

寇准十九岁就考中进士,仕途一路飙升,但也意味着他无缘乡野朴素平静美好的生活。

在寇准时代,北方有武力强悍的契丹,曾经契丹南下攻宋,兵至瀛洲等河北地区,而这个地方离他的家乡并不远。寇准是强烈的主战抗争派,反对皇帝南逃。在他的坚持下,政局逐渐稳定。

这首夏日,很可能就是写在这个时段。

他虽然作为朝官,拥有眼前京城的安定,那深深庭院,杨柳垂地,早夏清荫可人,身处在其间的人,华丽的长廊,莺声燕语,仿佛能让人沉醉。

但是他的忧患却又是敏醒的。因为他到底思念他的故乡。

晚来的风雨,吹过这豪华的园林时,怎么会闻得到麦子的香气?

但是他心有所系,这温润早夏的晚风细雨,正是家乡麦子成熟的好风好雨。那长廊上的燕子,也仿佛在说,那是故乡麦秋的季节啊。

他站在这里很久。或是一种深沉的谋划,或是一种放松和遥想。

因为实际这眼前的早夏的绿色并没有迷惑他,他想的,是这温柔之外的万里山河,壮丽田园,以及这家国的安定。

要保卫守护好这麦子成熟的家园,家国,抵制契丹的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蔓牵花过短墙,麦秋时节并蚕忙。

迎门老父延行客,井汲清甘树荫凉。”北宋 · 贺铸《和崔若拙四时田家词四首 》其二

这是写的农历四月的乡村繁忙和人间盛情。

在乡村,野藤蔓在篱笆上蔓延开花,大约是蔷薇,豆角,瓜蔓之类的,好个可爱丰足的绿色家园。

而此时家中的男人都在地里看顾小麦并且收获小麦。家中的女人,忙着蚕事,蚕要结茧,要收茧卖茧。

而老人们留守家中,心情喜悦,遇见远来的客人,殷勤留住,马上在树荫下摆着凳子,打着井水,端出瓜果让客人品尝。

这不只是好客,还在于愿意和客人分享田园丰足的喜悦和幸福,话话真实地桑麻和家常。

因为此时到处充盈着丰收在望的幸福感和饱满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风吹雨散还散,四月轻寒正麦秋。

梅子已黄蚕已熟,满村桑柘叫钩辀。”明 · 谢承举《牧龙亭杂诗 》

这首田园诗有着内心的喜悦,因为是眼前俯瞰下的麦田丰收,带来的心情的饱满和愉悦。

那温柔的风,吹着细雨,不断地飘洒,飘洒到田野远方。

而这迷离的细雨之下,是一望无际即将成熟的麦田啊。好个壮丽的麦子的秋天。

我回到乡村,一路上看见梅子黄熟在绿叶枝头,看到蚕茧爬满农舍边秸秆。

我爱着这绿色的乡村,绿色里的丰足和收获。

我听见绿树间,欢快的鸟的叫声,那是鹧鸪在叫,快上船,卖好价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月雨少豆花稀,四月雨多麦苗肥。

麦秋但得十分足,那管豆棚朝露晞。”清 · 邓廷桢《刈麦词四首 其一》

这首诗则写了农家四月的心情。

三月雨少,所以豆子干旱,开花少。

四月雨多,麦苗茁壮,麦子丰收。

我就喜欢今年的麦子,因为雨水多,这样的繁茂,果实累累,我拿着镰刀,时刻准备着收割。

至于豆子,今年就算了吧,收成好坏,都不太重要哦。

这是农家的算账和俏皮。

有了丰收的麦子,还想要丰收的豆子,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自然重麦子哦。

这是农民的算账,质朴,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夏若有机会,请一定去农村看看麦子的成熟和收获。

你会感觉农耕文明那种壮美,感受作为爱好种植的中国人的那种幸福感和喜悦。

四月麦秋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