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睡梦中的蒋介石吵醒。蒋介石睡眼惺忪地抓起话筒,只听电话里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军珍珠港让日本人偷袭了!”

蒋介石顿时睡意全消,他预料到世界战局即将发生一次巨大的转变,于是心急火燎地赶往重庆。

果不其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随即侵略缅甸,堵塞滇缅公路,妄图以控制这条国际交通运输线的方式,将中国的抗战生命线牢牢捏在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粉碎日本侵略图谋,打通被日军占领的滇缅公路,数万热血青年踊跃参军,怀揣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一腔豪气,组成中国远征军奔赴前线,打响了一场气势恢宏的滇缅之战。

01一寸山河一寸血

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在东吁附近与日军正面交锋,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用《中国远征军》中一位参战老兵的话来说,就是当时与他一起从黄埔军校毕业参军的同袍,死伤遍地,血流漂杵,真可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纵然如此,中国军人依然力战不屈。比如某部一位排长奉命死守阵地,至死未曾退后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战斗结束后,该排长的脸已缺失大半,战士们只能通过他颀长的脚板来辨认遗骸。

最终,中国军人以巨大的伤亡,阻止了日军继续前进的脚步。日军无奈之下,只得向右翼方向迂回。

岂料第5军新编第22师此时恰好由黎达誓方向反击,于斯瓦河畔与日军隔岸对峙。

随后日军转攻彬文那地区,却被第5军第96师击退。待到第66军新编第38师一部赶来驰援后,中国军人对日军发起全面阻击。

双方鏖战两昼夜,最终中国军人以击毙上千名日军的战绩,打出了中国军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在仁安羌被日军包围,孙立人派113团于清晨赶赴增援后,当即亲自指挥了对日军的战斗。

仅仅一上午的时间,孙立人就以不满1千的兵力,歼敌1个大队,还解了7000英缅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

这场传奇之战,是中国远征军打出的第一个大胜仗。以至于导演康洪雷,都忍不住采用这段豪气万千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了热门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日军新败后,靠着武器领先的优势,很快卷土重来,连连向中国国境逼进。

远征军被迫且战且走,以小股部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主力则一部分退回怒江东岸,一部分进入印度,成为中国驻印军。

02力挽长矢射天狼

1943年,中国远征军经过整顿与补给,再次向缅甸日军发起攻击。然而,此时中国军人与日军在装备上依然存在明显差距。

比如西双版纳地区常年闷热潮湿,中国军人的换洗军装有限,一件衣服往往干了湿,湿了又干,损耗严重。

同时,中国远征军的武器,除了一小部分是美式装备外,其他枪械都很陈旧,有些甚至是沈阳兵工厂早期遗留下来的旧式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军械严重缺乏也是困扰中国军人的一个难题。日军进攻时,常伴有战机协同作战,可中国远征军别说战机了,有些部队连刺刀都缺,弄得士兵们只能用木棍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但中国军人却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卫立煌将军与美国史迪威将军的指挥下,中国驻印军从印度的列多发南地区出发,赴缅甸展开一场对日反击战。

我官兵经过一年多作战,先后攻克八莫、南坎等地,取得了一个个大胜仗。

与此同时,中国远征军也强渡怒江天堑,浴血奋战8个多月,连克日军重兵防守的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多个重要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之艰难,以远征军高级将领杜聿明的话来说就是:“各部队经过之处,多是崇山峻岭、山峦重叠的野人山及高黎贡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烟稀少,给养困难。沿途可行之道多为敌人封锁……曲折迂回,费时旷日”。

可远征军为了守护中国抗战的生命线,硬是冲破重重阻碍,于1945年在畹町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宣告了缅北滇西反攻战役的全面胜利。

曾有人不解,中国军人为何能前赴后继,在明知装备不如日军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作战不屈服呢?

或许,中国远征军的《从军歌》歌词已说明一切:“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03东方诺曼底之战

滇缅战争的胜利,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中国军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还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陆上交通线,以至于被军事学家称为“东方诺曼底之战”。

不仅如此,滇缅战争还为亚洲战场上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强大助力。中国远征军以一己之力,牵制了大约60%的日军陆军,彻底打破了日本妄图数月征服中国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远征军的胜利,日军再也无力封锁中国的国际后勤补给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迅速提高,同时盟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滇缅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据不完全统计,在历时一年半的战争中,共击毙日军2.5万余人,但中国远征军也付出了阵亡31443人、负伤35948人的巨大代价。

但死神吓不倒英勇的中国军人,正如第38师副师长齐学启所说:“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铿锵有力的声音冲破云霄,久久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上,时至今日,仍有余响。

作者:我方团队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参考资料:《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第9卷》、《中国远征军》、《从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