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金钖

在江湖上有一个传闻,作为奢侈品轿车老大哥的劳斯莱斯,曾经在某段岁月里,整车的价格甚至不及某品牌车的一个底盘贵

还有车企胆敢压劳斯莱斯一头?!事实上还真有,该品牌位于捷克境内,名叫斯柯达

1、军火起家

1859年,一名捷克老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机械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初具规模,未来前景也十分远大。1868年,奥地利的斯柯达伯爵慧眼识珠买下了该厂,机械厂便随了新主人姓,改名为斯柯达机械厂

这个厂子主要生产军火武器,到了19世纪末已经在奥匈帝国军火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斯柯达当时的影响力相当于今天生产MP5冲锋枪的H&K公司。

仅仅火炮一年的产量,就大概等于同年英国本土军工厂的产量总和。其生产的M1909水冷式重机枪,成为奥匈军队的主力装备;100毫米、152毫米火炮,是军队依赖的火力保障;M1911式305毫米臼炮更是贯穿了两次世界大战。

工程师们甚至搞出过420毫米的巨型臼炮,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几家军火企业具备如此技术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慢慢到了一战,一战又慢慢结束。作为奥匈帝国的企业,随着奥匈帝国解体而陷入困境。由于主厂区在捷克,斯柯达重新回归捷克,却丢失了奥地利的军火生意。面临生存问题的工厂急需转向民用品领域。

2、生产汽车的L&K

在德国品质还未盛行的时候,一个叫瓦茨拉夫·克莱门特的捷克人的座驾出了毛病。

那是一辆德国造的自行车,克莱门特把它寄回原厂返修,同时附信一封要求厂家给一套捷克语的自行车说明书,平时的小故障自己就能处理了。

谁知,几天以后他的问题车和信被原样退回,同时德国厂家也附信一封,上边写明:如果你想得到我们的答复,至少要用我们的语言!

这就过分了,侵害我消费者权益不说,你还顺带侮辱我的尊严?备受刺激的克莱门特一跺脚,拉上同伴成立自己的自行车企业,名叫L&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奥匈帝国统治下,民族复杂矛盾重重,在一战时甚至出现过军队内部因为语言不同而无法传达命令的怪现象。

L&K公司创始人牢记自己国家长期被奥匈帝国统治的历史,于是第一款产品的名字叫“Slavia”(捷克语“奴隶”),提醒同胞切勿忘记国耻。

后来机动车渐渐风靡,L&K的主营业务从自行车变成摩托车再变成汽车其推向市场的第一款汽车就大受欢迎,一跃成为捷克知名品牌。

一战爆发,公司在严峻形势下被迫转产军工,汽车业务受到了很大影响,战后公司只能依靠造拖拉机填饱肚子。

偏偏祸不单行,1924年厂区着火,工厂被毁,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3、患难联手

上文说到斯柯达急需民用品业务扩展市场,L&K碰巧没有了厂房。二者一商量,两家各有难处又正好互补,于是有点现钱的斯柯达收购了L&K,完整保存了其汽车业务部门,成为后来斯柯达的基础

合并后的斯柯达汽车业务开始走高端路线,连续推出几款叫好又叫座的拳头产品。到了20世纪30年代,其代表作Hispano Suiza横空出世。这款车为奢侈品重新定义,迅速风靡上流社会,甚至成为捷克总统的指定座驾。

Hispano Suiza就是文章开始提到的底盘就比当时劳斯莱斯银魅整车还要贵的极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spano Suiza

斯柯达的发展方式是以民养军,武器领域的长处也没有放下。1923年,天才工程师哈力克设计出一款轻型机枪,命名为“布拉格一式”,改进后又命名为“布拉格二式”,正式投产后命名为“ZB-26”,中国人称“捷克式轻机枪”。

4、中国“火炮”

在三十年代,捷克式轻机枪构造简单,加工方便,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只要有图纸有机器就能仿造,这对于自身工业极差的中国来说就是天降礼物。

该枪可靠性极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可从容使用。只要及时更换枪管,持续射击时间和重机枪一样长。一把捷克式能用多年,即使枪身和支架损坏,很多作战部队也舍不得丢弃。

最为贴心的是,它可以发射毛瑟步枪子弹。从清末开始,中国遍布毛瑟仿制品,这样完美满足了当时中国对火力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机枪指的就是捷克式。ZB-26最擅长精准地长短点射,而且只有8斤重,可以跟随步兵前进,提供实时火力支持。

电视里的士兵端着机枪边跑边猛扫那是吹牛,因为子弹不够搞这么长时间。但是端着边跑边三发点射,还是有可能的。

因为当时中国军队极度缺乏火炮,捷克式就顺理成章作为基层单位的火力支持,可以说在军队中扮演了“火炮”的角色。

日本人也领教了它的厉害之处。实战中,捷克式各项技能完爆日本大正十一式(俗称“歪把子”)。在后来的交战中,只要不能确定将中国军队的机枪点摧毁,日本人是不会发动冲锋的。

ZB-26轻机枪一共出口了十二万挺,大部分来到中国。同时国内仅用来仿制、修理捷克式轻机枪的兵工厂前后就有三十多家。

可以说中国成就了ZB-26轻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之后的斯柯达

除了轻武器,斯柯达在坦克方面也有建树。德国虎王奥托·卡里乌斯最先接触的坦克型号38(t)便是斯柯达的代表作。后来给盟军带来很大麻烦的“追猎者”和“黄鼠狼Ⅲ”也是他们的产品。

随着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被迫终止和中国的军火生意往来,汽车业务也被强行压制。所有技术骨干都被绑上了纳粹侵略战车,全力研发制造德军武器。

二战之后,斯柯达的重心又放回到汽车业务上。但是随着管理层的失误指挥,斯柯达步步沦落,最后被大众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