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盛夏将至的时候,是莺歌燕舞的时候,是鲜花绽放的时候,更是无数苦逼硕博即将直面毕业前最后一个 BOSS—— 毕业答辩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 21 世纪初的上古老梗

什么?你说答辩这种事只要准备充分态度端正不辱骂评委,随便都能过?

面对拷打?保持微笑就完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也一度相信答辩「随便都能过」,直到学霸君看到中南大学这位「撞大运」的博士生的经历,我收回了刚才的话。

这位博士面对的可是超豪华答辩评委阵容,豪华到只要往评委席瞅一眼「目之所及皆为院士」,正教授 title 也只能坐在旁边当答辩秘书 ……

我们来认识下围观这位博士答辩的评委都是啥身份?

这位博士生的导师是中南大学的邱冠周院士,他答辩的委员会成员分别是:中南大学的黄伯云院士、柴立元院士和姜涛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院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吴兴华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南大学

这换做是谁,铁打的心态也要滴血呀!多看一眼这答辩阵容,这届硕博生恐怕都想主动申请延毕吧~

不过,大家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一般来说,能走到最终答辩这一步的硕博,只要没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或者存在明显问题,过不了答辩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 —— 老师也不愿意平白无故难为学生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毕竟这年头,难的不是答辩本身,走上答辩台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才是真正的难关。

第一道难关当然就是盲审!


盲审这一关主打幺蛾子多,但凡中间出点差错都能把人折磨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

不同的高校对盲审成绩的要求不一定相同,比如有的高校规定只要论文及格了,学生就可以参加答辩,不及格的话还可以申请增评或者修改后参加二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生物学霸

而有的高校规定论文只要被评为 D 等,学生就没有了申请复审的资格,只能坐等延毕;

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不满盲审成绩可以申诉,但之后必须得双 A 才能参加答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生物学霸

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盲审的初衷是为了避免「拉关系」、「找熟人」等学术不端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盲审便一定是没问题的 —— 这项制度管得了校内走后门,却管不了校外瞎胡闹。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盲审专家和盲审意见。俗话说得好,再天赋异禀的学术新星,也敌不过盲审专家轻描淡写一句「创新性不足」。

关于盲审这个话题,有博士就在「生物学霸」评论区分享自己经历过的盲审风波:

这两位博士都曾发表过 10+SCI 一作,其中一位被盲审专家嫌弃格式不对,直接给了 C,另一位博士被盲审专家给了毁灭性评语: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价值。

咱就是说,只因评审专家一句话,博士期间的努力都成了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生物学霸后台留言

正如上海交通大学生科院教授乔中东分享的一些盲审申述案例,其中一些评审意见纯属「随心所欲地想拍死谁就拍死谁的砖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乔中东科学网博客

也难怪有人会说,盲审才是毕业的必要条件,只要盲审通过答辩没什么好担心的 …… 除非你得罪人了,或是你导得罪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答辩费」还要自掏腰包

而就算做好了以上的答辩筹备,也可能会遭遇其他恶心事。比如,不知各位有没有听说过要自掏腰包的「答辩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公众号 GeenMedical

是的!并不是所有高校都不用学生自己掏这笔钱!学霸君听到了也是心中一惊,而简单查查便发现,这种现象并不算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实际上,这些「论文评审费」、「答辩费」、「秘书费」等费用,在很多高校中都客观存在,只是名目可能有所不同,有些高校甚至还有开题费、预答辩费等费用,往往是作为发给答辩专家的劳务费。

例如,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 2019 年发布的《答辩费领取有关规定》,该校硕士论文的评阅费为 200-300 元每人,博士论文的评阅费为 400-500 元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但是,并不是所有高校或学院都如此制定并严格执行答辩费等费用的收费标准的。这就导致直到今天,还有不少硕博仍需要自掏腰包来支付这笔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

正式进入答辩环节

在克服种种困难后,终于来到了激动人心的答辩环节!

虽然已经受过了无数折磨,但也并不等于就此万事大吉。若是因为一些小疏忽而倒在这最后一关,前功尽弃,那真是得不偿失。

虽然学霸君相信,饱经摧残的准硕博们总不至于像某些胡搅蛮缠的本科答辩那么离谱,比如下面这位同学,答辩当场被赶出教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ubmed 公众号

但是,咱们该做好的准备依然是一点都不能少。

说归说闹归闹,答辩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检验大家是否凭借自己的努力钻研取得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又不是故意难为大家,只要心中有数,就没必要太紧张,毕竟自己「亲生」的成果,又有谁能比自己更熟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学霸君再把这句从一代代师兄师姐口中流传下来的「答辩十六字箴言」,寄托给即将走上答辩台的新一批准硕博们:

「答辩答辩,答而不辩,实在要辩,疯狂道歉」。

祝参加论文答辩的诸位顺利过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合作:linina1@dxy.cn( 生物学霸招聘兼职作者,待遇丰厚,有意者发简历至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