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战在即,阿里却突然官宣:今年618,将取消预售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或许意味着,流行了近12年的“预售玩法”将成为历史。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众望所归”的一记良政,毕竟“钱在自己口袋才是王道”,谁都不想提前把钱交出去。

但对阿里,想必是一次艰难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苦“预售制”久矣

紧跟阿里之后,京东、快手也取消了预售制。

消息传来,网络上拍手叫好声一片:“太好了,早该取消了”,“有货就是有货,没货就是没货,就不应该多此一举搞什么预售”、“因为预售制,我从看到商品到拿到手,要经历漫长的N多天,太麻烦了!”

显然,消费者苦“预售制”久矣。

而电商搞预售制的“坏处”,完全可以参考预售制的始作俑者——“房地产”,具体表现在:

其一,占用消费者资金。

商业交易本应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因为预售制,消费者的钱要先付出去,货却要过一段时间再发。

就如同你买期房,房子还没影呢,你就背上了几十上百万的贷款!

其二,容易被套路、割韭菜。

交易链条和时间拉长,就给了商家钻空子、玩套路的空间!预售制发展到今天,各种套路数不胜数,如假预售真引流、随意变更发货日期、售后问题得不到处理等等。

说好预售后15天内发货,结果遥遥无期,想要回定金也要费好大一番功夫,这是不是与“期房烂尾”如出一辙?

其三,预售毫无体验可言!

原本简简单单的交易,愣是生出那么多问题,预售不知毁了多少用户“剁手”的快乐!何来体验?

就像现在买房,很多人早就对预售骂骂咧咧、毫无信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商预售何以存在

12年之久?

既然大家这么讨厌预售制,为何它还能大行其道这么久?

其实一开始,预售只是天猫早期推出的一种试探性的小众玩法。结果却发现,这玩意儿居然有这么多好处,于是很快演变成“万物皆可预售”!

在消费者眼里“啥也不是”的预售,对平台和商家(尤其是规模大的商家)简直不要太友好!

第一,能解决大促爆单衍生一系列问题。

曾经的双十一是啥样,大家还记得吗?是不是提前添加好购物车,等11月10日23:59那刻下单、付款。

可全国几亿人同时操作的结果就是,平台系统、商家后台、仓库、全国物流快递都得承受上亿笔订单的巨大压力!

卖家可能因突然爆发的订单而来不及备货,物流公司会因为大量的货物而爆仓,买家会因为收不到货而投诉。谁都不好过。

而预售的出现,初心是想以时间来换空间,舒缓物流、仓促、生产等各方面的压力。

因为有了预售,商家可根据预售订单来提前备货,物流业能提前调货到预售订单的地址,这也是为何这些年的双11、618,你今天付尾款,第二天就能收到货的原因。

第二,预售是拉升GMV的良方!

从营销学角度,预售制多少也利用了消费者“损失厌恶”的心理,即我都付款这么多天了,付出了这么多“沉没成本”,如果最后不买岂不是浪费了?

没有预售,你可能只想618只想买3、5件商品,有了预售之后,你最后可能剁手了10几件大件。

不知不觉中,商家订单更多了,平台的GMV自然水涨船高!

第三,商家运营更高效了。

对商家来说,预售制有点像C2B模式,商家可以根据预售的订单量,来指导上游生产、中游仓储备货,既不浪费,也能避免库存风险。

历史告诉我们:一旦“好工具”掌握在坏人手里,很可能被玩坏,最终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最恶劣的一种情形当属:个别不良商家打着预售的旗号,敛财之后,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取消预售,

传递什么信号?

预售制能维持下去的另一大核心因素,是因为消费者看在“大促优惠”的面子上,忍了。

但这几年,有不少商家玩起了“先升后降”的套路;平台方也不给力,出台各种复杂烧脑的满减活动,太败好感,最终让大家发现了“所谓电商大促其实并不便宜”的真相,。

大促都快没吸引力了,预售还有意义吗?

所以,去年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不公开双11、618的最终成交额只是第一步,取消预售则是势在必行的第二步。

而阿里打响取消预售第一枪,可以看做是“用户优先”战略下,继“仅退款、新疆包邮、88VIP权益升级”等一系列改革后的最新举措,这份“自我否定”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除了取消预售制,淘天618大促回归“低价”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情。

从前期招商信息来看,天猫和京东还会继续沿用“跨店满减”玩法,天猫还设立了“官方立减”,立减折扣15%起,甚至还专门针对商家出台“先涨后降管控”规定;此外,平台也更注重用户的整体体验,比如,淘宝天猫将推出包邮、运费险、价保服务等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的是,经历变革阵痛的阿里,正在重获用户的信任。

据悉,2024年淘宝日活跃用户数(DAU)3 月环比增长2.4%,平均每天有近 3.8 亿人用手机刷淘宝,一季度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MAU)更是高达8.92亿;且阿里的会员用户规模也在持续壮大,88VIP用户已达3200万——以诚意赢用户,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最后想说,希望今年618,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们回归初心,少点套路、多点服务,让消费者享受一场真正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