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豆又名青小豆,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立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拨取全株,晒干,将种子打落,簸净杂质。干燥的种子,表面绿黄色或暗绿色,有光泽。

绿豆,颗粒细小浑圆,跟珠子很相像。为了进一步探索、考证,我必须要花点时间才行,我有意查阅了,书房中书架上的一些资料。

绿豆是古老的。“绿豆”一词最先见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当时它被广泛用做绿肥作物。元代王桢的《农书》也是把绿豆当做小豆的一种。关于绿豆的功效,唐朝孟洗有云:“补益气,和调五味,安精神,行十二经脉,去浮风,益气力,润皮肉,可长食之。”

绿豆植物究竟是什么?到底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才惹得古人不厌烦的在书中描述?

绿豆用途很广,估计三千零三夜也叙述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是一件大事。绿豆煮小米粥。富有情趣的小镇寻常人家,尤为喜欢,夏日炎炎时,早一点,拿绿豆煮一大锅小米粥,煮好后,且搁置放凉吃。要煮好一锅绿豆小米粥,有讲究,下锅煮绿豆时,绿豆要多煮上一会儿,绿豆吃火。否则绿豆煮不熟。说绿豆粥是一道功夫粥,一点也不过分。

另外再制馅心,和面、醒面。醒面,为了让面团更劲道。做上一小锅,锅贴豆腐夹。豆腐夹放入平底锅煎。“煎”的时候,油要少、火要文火,以文火加热至热,煎出的豆腐夹漂漂亮亮的,脆脆的,金黄的。锅贴又香又脆,吃起来,那声音真是好听,竟是“嘎嘣”爽脆。韭菜夹也行,放入虾皮。虾皮选海中,那种最小的虾子。小小的虾子,让人心生怜爱。别看它,小似蚁虫,吃起来,鲜得不得了。用一句苏州话说:鲜得连眉毛都掉了。傍晚时分,吃饭时,在家门口,支个小桌,就上一碟家常小菜。

不要小瞧,家常小菜。家常小菜有特色,有极强的时令性,生面别开,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家常小菜,既清新又实惠,何乐而不为?

相反大饭馆越大,简单的家常小菜,越做不好,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真理。举例说明,譬如:小鱼冻。又譬如:红烧肉。再譬如:辣糊豆。

家常小菜的食谱,细数起来,多了去。虽然家常小菜,未必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家常小菜首推,有“千金菜”高贵称号的莴苣。何为莴苣?宋代陶谷《清异录》载:“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今莴苣也。削过皮的莴苣茎,似玉晶莹悦目,食之味美爽口。

莴苣也称莴菜,其叶称生菜,茎称莴笋、莴苣笋、香莴笋等。莴苣食法颇多。但,以凉拌食法最佳。

拿莴苣凉拌。凉拌,顾名思义,将已经冷却的食物加入调味料拌匀,以便食用的烹调法。

或腌上,一盘新鲜的嫩黄瓜,浇上酱油、汪恕有滴醋、香油、大蒜泥、尖红辣子,吃到嘴里,“嘎吱嘎吱”作响。或就上咸鸭蛋,咸鸭蛋用筷子,扎下去,咸鸭蛋里的红油,一下子冒出了,就上这些家常小菜,别提有多美!

吃过饭,悠然自得,搬出躺椅,乘乘凉,泡杯清茶,躺在藤椅上,手摇一柄蒲扇,闭目养神。倘若来了兴致,嘴里哼着小戏,活似神仙。好一幅风土人情休闲图画!如此景象,咋不让人顿生羡慕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豆雪糕。新民路十字街,大概是小镇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整天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十字路南侧,有两个店铺,坐南朝北,一个是丁尚“吃得香”的炒面馆。丁尚的炒面生意,顶呱呱,非常火爆,叫人嫉妒。如此看来,除了丁尚人缘好,做生意地段的确重要。天时地利人和,都被“吃得香”占了,你说丁尚生意,焉能不俏?

另一个是冷饮作坊。作坊门头悬挂招牌名曰:“雷震冷饮批发。”老当益壮的经营者许亨逑老先生(老字号“隆泰”店第四代传人),他经营的冷饮,花样繁多,五花八门,其中绿豆雪糕,独具特色,异常清凉,令人称妙,是夏日独有的消暑佳品。

绿豆雪糕,这是小镇人家,不分阶级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贵贱,都能享受的。

绿豆有味是清欢。绿豆凉粉。善吃的、聪明绝顶的板浦人,真是独具匠心,奇思妙想,独出心裁,还将绿豆,制作成绿豆凉粉。制成的凉粉,成为名吃,声名远播,名闻益远。

凉粉是地方美食文化的底蕴、厚度的展示。

不抬杠,就凉粉这个题目,多聊几句,依据我所知,江苏省做凉粉,水准最高的地方,便是小镇板浦,无地方可及,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绝不是我,夜郎自大、王婆卖瓜。为了节省文章篇幅,做凉粉的过程就省略不说了。

凉粉板浦产物也,的确好吃,称得上一绝。

凉粉接地气,是小镇人家,心爱之物。

毫不夸张的说,板浦街头巷尾有名的凉粉摊很多,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不过小镇人家,一般习惯从做人低调隐于黛瓦灰墙、古色古香西顾巷前,李玉飞的凉粉摊,或者朱亭亭(朱二虎的后人、传承人)凉粉摊,买上斤把。这两家是大家公认的做凉粉高手。不谈朱婷婷,这里只谈李玉飞。李玉飞制作的凉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镇独有一家。有凉粉须有酒。酒是人间最美妙的点缀,配上小啤酒,挟一块凉粉,砸一口小啤酒,小啤酒度数不高,乐不可支。

绿豆无论怎么做,都是美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凉粉这一种食品,我也赏识。

如果说品尝美食,就是在品尝一座小镇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

近段时间,由于身体不佳,请假养病在家,放松放松心情,我时常去北门口保真超市转转。值得一提的是,保真超市里出售的凉粉,味很正。我领略过几次,买回家,在厨房,把买来的凉粉,调上调味品。所谓是:人间正道,世上万物,相辅相成,英雄配佳人。美女配鲜花。一样也不能少。无需赘言,好凉粉,当然也要调上好作料。

静下心,细细品尝,入口柔滑、十足筋道,兼有弹性,价格也不贵。留给我印象深刻。

至于,保真超市里所出售的凉粉,是不是从板浦作坊拿的,不知道。我没有请教,超市里的售货员,不敢轻易下结论。

总之而言,保真超市目前乃板浦最干净的超市,这里的环境和服务、以及菜品质量,都是超一流,让消费者时常,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老实说,我喜欢到保真超市购物。还有一个原因,保真超市这里的员工,至少有一大半,曾经是我昔日同事(润浦纺织厂)。每当我看见她们,我总是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温暖。我也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这是我对于同事的一份眷念,一份情分。看见她们,如同看见家人一样。来保真超市购物,真好!有家的感觉。

不起眼的绿豆,真是好食材,穿透历史的尘烟,沉淀着千年的历史,古老而至弥新,至今昌盛不衰,却还能活跃在我们板浦小镇人家的餐桌上。

小镇板浦人家,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被绿豆调和的和和美美,一帆风顺,诗情画意。

绿豆美哉!值得赞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连云港板浦人。喜欢写作、读书。时常有小文发表。偶尔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