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苏秦字季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他同时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为一个前无先例,后无来者的传奇人物。他成功的故事世人熟知,本文着重探讨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冷落讥讽不气馁

有首诗写得好:“谁没有理想,理想是生命的食粮......”人总希望自己能创造出一番宏图伟业,苏秦当然也不例外。当时还没有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苏秦在鬼谷子老师那里完成学业后,就像孔子和孟子那样去游说自荐,苏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秦国。愿望很美好,现实很苦恼,秦王根本不搭理他,更不用说好孬给自己安排一个实质性的职位。没过多久,身上的盘缠用光了,日子过得像乞丐一样。

想起自己离家时的雄心壮志,看看现在的冻饿交加、衣裳褴褛的可悲相,他羞愧相当,无面目见年迈父母和结发妻子,但风雪催逼,难以忍受。亲情悠长,怎不思念?于是他硬着头皮回到了家。殊不知,拜见父母,二老掉转头来置之不理。给嫂嫂打招呼,正在织布的嫂嫂不停机如没听到话音一样。同床共寝的妻子,看到他也是连连乜斜眼儿。实在饿得难受了,苏秦无奈硬着头皮向妻子讨饭吃,妻子先挖苦他,你是当官的人,应当吃庙堂上的食物,何必来吃这粗茶淡饭?后来看在夫妇的面上,给他热饭,叫他躲在门后面吃。亲情也如此淡薄哟,这深深地刺激了苏秦。他暗下决心,绝不躺平,而今从头加倍努力,一定要混出来个人模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青灯残卷忙充电

没有说动秦王连横的苏秦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但他不是那种只埋怨运气不好的人。作了全面认真的分析后,他意识到问题不可能全部都出在别人身上,自己也有不少欠火候之处。从自己身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正确之举。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天无绝人之路,秦王不认可搞连横,我就来搞合纵好啦!合纵要把六国各方面的情况搞清楚,要把合纵的策略谋划好,首先是学习任务十分繁重。

当时必读的书是《太公阴符》。这是一本道家的书,书里有治国和治军之道,有各国人口、地理、物产等情况介绍。从南宋开始,《太公阴符》一直被怀疑为伪书,特别是清代,更被确定为伪书,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太公阴符》的五十多枚,这就证明《太公阴符》至少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了,伪书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

苏秦在家苦读《太公阴符》,可谓废寝忘食连轴转,时间长了,身体肯定熬不住,眼皮直打架,昏昏欲睡,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此时只有痛感,没有一丝睡意了。就这样,他一遇到疲倦得坚持不下去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不知用锥子刺了多少次自己的大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百折不挠搞合纵

低谷时期的充电,给他带来了雄厚的“知识资本”,使他更加充满了搞好合纵的信心。

他时刻关注着各国的动向,没有机会等机会,有了机会就不放过机会嘛。晚年让位于子之的燕王哙,没料到在国内引发了危机。齐国趁火打劫,乘机派兵侵占了燕国全境。后来燕公子职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回国登基,苏秦抓住这个时机来到了燕国,他给燕王说,燕国没有受到秦国的侵略,是西边有赵国把秦国挡着。如果燕国和赵国没有搞好关系,赵国派出军队来打燕国,早上出发下午就到燕国了。因此燕国首先要和赵国搞好关系,再联络中原各国一同抵抗强大的秦国,燕国才能平安无事。燕王一听,就感到苏秦说得不错,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就给苏秦准备了礼物和车马,派他去和赵国联络。

苏秦到了赵国,就给赵王说,赵国是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什么现在还没发兵来打赵国呢?因为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要是韩魏两国投降了秦国,赵国肯定是保不住的。赵王听了苏秦一席话,认为他讲得不错,就拜苏秦为相国,请他去做其他国家的工作。

苏秦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到各国去做合纵工作,他苦口婆心地给各国诸侯讲,赵、韩、魏、燕、齐、楚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人数多十倍,不管秦国去侵略那国,其他各国协力同心去支援,没有打不败秦国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联手同学做工作

据野史载,苏秦还利用张仪做合纵工作。秦国一直想进攻赵国,赵国很害怕。如何才能叫秦国不打赵国呢?苏秦暗中叫先前把张仪接到赵国来的那个门客贾舍人,把张仪送到了秦国,当上了秦国客卿的张仪给秦王说,如果秦国派兵去打赵国,其他几个国家一起出兵来帮助赵国,我们就被动了哟。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联络那六个国家中的几个,去打个别的。饭嘛一口口吃下去。秦王觉得这办法好,暂时就不派兵去打赵国了,为苏秦搞合纵赢得了时间。

赵国派使者相约齐、楚、魏、韩、燕五国的诸侯,到赵国的洹(huán)水会面。公元前333年,楚、齐、魏三个封王的诸侯和赵、燕、韩三个封侯的诸侯,一起称王,结为兄弟,告拜天地,订了盟约.六国封苏秦为“纵约长”,交给他六国的相印,让他专门管六国联合抗秦的事。在六国合纵的形势下,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一天苏秦路过洛阳老家,他的父母兄嫂和妻子在离家三十里远的地方迎接他。家人对他的态度也今非昔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作者赵心放,重庆市南岸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