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9月,毛主席在家乡湖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浪潮,在他的领导、组织、宣传下,全省的工人运动迅猛发展,形成了野火燎原之势。

不仅安源煤矿、铁路的工人为争取自身权益展开总罢工,而且还带动了长沙的纺织工人、泥工、木工、理发工人、新河粤汉铁路工人纷纷组织工会或俱乐部,团结起来和帝国主义、军阀、资本家们作斗争。

安源路矿罢工斗争从9月14日开始持续到9月18日,眼看损失越来越大,安源路矿当局被迫接受罢工工人提出的条件,同意增加工人工资,改善工人福利。

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之前的工人罢工运动往往导致军阀勾结资本家出动军警血腥镇压,但经过毛主席的筹划和安排,声势浩大的工人有效分工,很快控制了局面,因此一人未伤,一人未被抓就达成了罢工目的。

安源路矿的胜利影响很大,很快粤汉铁路工人在这一胜利的鼓舞下也举行罢工,并带动京汉铁路长辛店、郑州、信阳和陇海路洛阳等地工人群起响应,通电全国,要求当局同意改善粤汉铁路工人工作条件,提高薪酬待遇,否则将举行总同盟罢工。

到9月28日,慑于成千上万罢工工人的巨大压力,原本杀气腾腾、穷凶极恶的北洋政府不得不暂时让步,同意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提出的8项条件,并释放了被捕的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画《毛主席在安源》

粤汉铁路罢工胜利的第二天,毛主席和湘区委员会趁势领导长沙缝纫行业600余名工人为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组织罢工。

与此同时,他还指导长沙制笔行业工人成立了工会,并准备发动泥工、木工罢工,各行业相互支援,共同为争取自身权益而奋斗。

这时候的毛主席真是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夜以继日地领导工人运动,他还牵头开办了自修大学,为人力车夫、制笔工人、铅厂工人、铁路工人、电灯公司的职员以及菜贩子等社会底层人士提供基础教育。

一时间,报名参加自修大学的多达200余人,仅靠毛主席一个人要筹集经费、要上课、要安排校务,根本忙不过来。

关键时刻,他在湖南一师的同学以及在新民学会认识的至交好友们纷纷前来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毛主席的好友、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担任了自修大学主事,何叔衡比毛主席大17岁,堪称毛主席的叔叔辈,但毛主席1917年游历湖南在何家借住时,何家长辈见到毛主席都高兴地说:“毛润之文武双全,叔衡跟着他一定能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叔衡

日后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的著名革命家夏明翰担任了学校的教务主任,毛主席的铁杆好友易礼容担任事务主任,日后开创党的统一战线事业的重要元勋李维汉与另外十多人充当教员。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可谓当年毛主席的真实写照,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吸引一群豪杰之士自动自发地聚拢在他身边,不为别的,正是靠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1922年10月6日,毛主席按计划发动长沙全城泥工、木工罢工。与其他地方的零星罢工不同,毛主席事先成立了罢工的领导机构“罢工委员会”,并详细制定了计划和措施。

以当时人的眼光来看,毛主席的六项基本措施可谓十分厉害:除10月6日发动全体泥、木工人总罢工外,他专门组织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工人担任罢工纠察员,负责维持秩序,防止奸细破坏。

此外在舆论战线上,决定罢工当日即通电全国,要求伸张公道,广泛赢得同情;并组织人员散发传单于城厢内外,说明罢工真相,占据舆论制高点。

在加紧发动工人罢工的同时,还应注意对社会上层人士的联络,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湖南分会、工会俱乐部、自治励进会等团体取得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声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主要工人队伍开往长沙县政府,另组织一批工人向省议会请愿;最后一条是统一目的:罢工非到圆满结果绝不终止!

以上六条,招招致命,条条占先,早已蕴含着看不见血的刀光剑影,论眼光,论谋略,论胆色,湖南全省军政两界的老油条们,实无一人能斗得过时年29岁的毛主席。

10月6日清晨,长沙全城建筑工地陷于瘫痪,连省长公署、第一师司令部和县公署庆祝“双十节”的牌楼都没能例外,大批工人走上街头,向路人散发罢工宣言和请求各界援助的快邮代电。

宣言由毛主席亲自起草,控诉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工人的悲惨境地,可谓声声血泪,令人见之动容。

罢工开始后,纠缠队员立即行动起来,在城里各处巡逻,维持罢工秩序,通告全城泥木工人未取得最终胜利不得擅自开工,外省籍泥木工人也纷纷响应,北洋政府的长沙县当局顿时焦头烂额,陷入了罢工工人强大声浪之中。

随后,包括长辛店、安源、粤汉铁路等各地工会及长沙织造、缝纫、印刷、制笔业等行业工人的支持电报如雪片般飞来,工人的胆气更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团结起来

罢工三天以后,许多雇主纷纷给罢工委员会来信,表示同意增加工资的请求,少数生活负担较重的工人提出是否可以恢复上工。

毛主席坚决地说:“现在长沙县政府仍不同意我们的罢工请求,如果部分工人开始上工,势必影响整个斗争的胜利!”

他不为所动,一面要求委员会做好工友的思想工作,请大家务必坚持到底,另一面拨出一部分经费发给困难工人,帮助他们渡过暂时的难关。

双方僵持了十天,长沙县知事周瀛干是个仇视工人的死硬分子,他虽然惊恐万状,却依然故作镇定,派人给工会带话:“倘他日酿成变故,则工人之苦尤甚。”

周瀛干的威逼恐吓没有让毛主席丝毫动摇,他不退反进,组织2000多名工人召开大会,决定于10月23日包围长沙县署,当面请愿示威。

其实,毛主席早就对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县知事周瀛干等人的底牌摸得十分清楚,他有十足把握,笃定真正掌握兵权的赵恒惕与此次罢工直接利害关系不太大,更不想背上杀害工人的恶名,动摇自己在湖南并不稳固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奸巨猾的赵恒惕

没有赵恒惕的支持,周瀛干就算再穷凶极恶也是无能为也已。

面对工人代表中包围县公署可能导致周狗急跳墙的担心和质疑,毛主席鼓励大家说:“游行示威时我们都来,外面援助的事情有人专管,你们放心同周瀛干干到底!”

虽然对于夺取此次泥木工人罢工的胜利毛主席已经胸有成竹,但心中却有另一件大事让他十分焦虑。

因为这时自己的爱人杨开慧怀胎十月就要生产了,家里只有岳母向振熙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而毛主席在这紧要关头又脱不开身。

思来想去,毛主席只好乔装打扮成不起眼的洋车夫模样,找到自己在湘雅医院工作的老朋友李振翩、张维,请他们代为照顾杨开慧。

10月23日,大批工人向县公署进发,毛主席的好友易礼容自告奋勇,冒着生命危险担任工人请愿团的首席代表,与15名请愿代表去县公署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生死之交易礼容

面对浩浩荡荡的罢工人群周瀛干如临大敌,将长沙城的警察全都调来到县公署门口“维持秩序”。眼见县公署门口刀枪林立,戒备森严,装扮成工人模样的毛主席沉着冷静,将工人队伍分为四队,把县公署团团围住。

谈判从清早开始,直到中午依然没有动静,毛主席果断带领工人呐喊口号,同时往衙门里冲。

把守大门的卫兵本来就不想和工人对着干,见对方人多势众,只是装模作样地阻拦几下就被挤到了一边。

事情闹大之后,一直不愿出头的赵恒惕先是派来一个连弹压,可惜完全不起作用,随后又让自己的参谋长来带话,瞎扯什么“3天之内解决”。

这种伎俩早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因此打头的工人们强硬回答:“你们什么时候解决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包围长沙县署的工人一直坚持到了第二天清早三点钟,毛主席却不知与此同时杨开慧已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奇女子不做俗人之举

原来23日下午杨开慧的羊水就破了,实在坚持不住,李振翩急忙和张维雇了人力车把杨开慧拉到湘雅医院。

到了医院之后,医生说杨开慧是难产,可能要做手术,需要家属签字。

可是毛主席来不了啊!就在李振翩和医生争执的时候,杨开慧强忍疼痛轻声说:“你们看情况决定就是,何必非要他来不可呢?”

医生当然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他基于自己的职责坚持说:“签个字而已,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的!”

杨开慧却说:“不行,他有要紧的事,一分钟也不能耽误。”真是好一个女中豪杰,毛主席没有看错人,爱错人!

熬到10月24日凌晨,杨开慧终于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思轻放下

这天下午,毛主席作为泥木工人的首席谈判代表,正在和省政府的“政务厅厅长”吴景鸿斗智斗勇,有当时参加罢工的老工人回忆说:“毛主席代表工人说话,讲得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弄得政务厅厅长吴某无话可说。”

到了晚上8点,吴景鸿支持不住,终于在与毛主席的谈话纪要上签字,宣布:

“泥木两行工人,要求将工资增至3角4分,不承认长沙县知事阴历8月14日之布告。罢工争执一案,据该业代表声称,此事本为劳工与雇主之自由契约关系,应由双方自由协定,非有强迫行为。”

事实上同意了泥木工人增加工资和营业自由的要求。

至此,长沙县泥木工人罢工以彻底胜利而告终,数万人参加了罢工胜利庆祝大会,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10月28日,在一片人声鼎沸中,毛主席却不声不响地悄悄离开了会场,直奔湘雅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中我痴痴牵挂

等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见到面无血色,形容憔悴的杨开慧,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哽咽着说:“开慧,我……实在对不起。”

杨开慧却淡淡地说:“生小孩,你在这里我要生,你不在这里我也要生。润之……工作再要紧,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呀!”

说着,她把怀里的孩子递给丈夫,毛主席喜不自禁地抱起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如同见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珍宝,这儿瞧瞧那儿瞧瞧,过了会又望着妻子说:“就叫他岸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