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王光美来到广东,当她得知广东的省委书记是林若后,当即提出想去他家看望他。令人意外的是,林若委婉拒绝了王光美的请求。王光美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第二天不打招呼的情况下,直奔林若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光美、刘少奇

当王光美来到林若家里,看到他家的摆设后,瞬间震惊,随后感慨了句:“没想到省委书记的家竟然是这样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林若为何要拒绝王光美的访问?她所惊讶的又是什么呢?

不后悔放弃学业参加革命

林若1924年出生在广东潮安,小的时候为了躲避日军的侵袭而跟随家人辗转来到客家山区兴宁,从此客居他乡。在兴宁杜克两年半书后,他考上了梅州东山中学读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山大学。

大学期间,内战也随之爆发,林若在学校老师的影响下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在可怕的“白色恐怖”时期积极参加地下活动和爱国学生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若

1945年5月,林若正式加入共产党,成为我党的一员。1947年,他只在大学读了两年的时间就不得不放弃学业,离开学校。当时上级找到他,说:“林若同志,由于你经常参加活动,你和一些地下工作者已经进入国民党反动派的黑名单了,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组织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决定让你们去东江游击区……”

尽管林若十分不舍离开学校,但为了革命,他还是答应下来:“一切都听组织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已经控制了各个出口,想要离开没有那么容易。于是林若在我党的帮助下,避开敌军设下的关卡顺利来到香港,并经香港乘船回到潮汕,再从宁兴前往东江游击区。

东江纵队的战士大多没什么文化,因此来了个大学生,部队领导是十分重视的。因此,林若被安排在地处连平、和平等边远县境的连队当指导员。在部队工作期间,他表现优秀,一步步从指导员升为团政治处主任。他不仅接受了战争的考验,还赢得了上级和战友们的信任,前途一片光明。

林若曾在东江流域的山地辗转,还参与截击国民党参军向台湾溃逃的战斗。在解放广州的战斗中,林若奉命来到起义部队担任职务,随后跟着部队转战珠江三角洲农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身投入战斗的经历,令林若和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始终忘不了老区人民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当问及他是否后悔因参加革命而放弃学业的时候,林若摇摇头,说:“既然我选择加入共产党,那么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也不会再考虑个人安危和志趣,一切都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林若始终铭记当年在党旗下宣誓的誓言,秉承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

林若紧抓广东造林绿化

新中国成立后,林若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经常下乡调查研究,还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曾说过:“我对广阔的田野,淳朴的农民兄弟,仍然怀有深厚的感情。”即使是后来担任地委书记、省委书记,走进大城市工作,他还是保持着对农村、农业还有农民的深切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林若担任东莞县委书记,由于工作能力出众,深受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和第二书记赵紫阳的重视。每次省委召开重要农村工作会议之前,都会将林若和地委书记杜瑞芝等人叫来先聊聊,商量一下。

正是因为林若深入农村,和当地农民亲切交流,做事实事求是。因此在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林若担任书记的东莞地区没有饿死过人。要知道当时东莞是一个很大的县城,足足有80多万人口。广东那个时候有100多个县委书记,但陶铸和赵紫阳却格外欣赏林若,就是因为他反应下边的情况比较实在,不掺杂什么水分。

1966年,林若被调往粤西湛江担任地委副书记。不久后,他回到东莞,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的处境也不是太好,幸好得爱戴他的东管干部群众保护搭救,才躲过一劫。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在那近10年的时间里,林若始终挺直一个共产党员的腰板,没有随波逐流……

1971年,林若被调往南方日报社担任党委副书记;1975年被调往广州担任市委书记;1977年,他再次被调往粤西,担任湛江地委书记;1982年,他被任命为广东省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若上任后,坚持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在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率先放开物价,保持和扶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时间,广东经济进入全新的“黄金时期”。

除此之外,他还十分关心广东“七山一水两分田”,从实情出发,始终关注比较贫穷的山区建设。在此期间,林若多次来到乡村调查,访问村里的贫困户,跑遍全省所有的山区县,和基层干部共商如何治理山区。他说:“只有让山区的农民都富起来了,广东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富裕。”

在发展农村期间,林若发现山区存在大面积的荒山秃岭。只要遇到下雨天,红土就一层层冲刷而下,就像是在“流血”一般。据调查,近五年来全省有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减少百分之十和百分之7.3。

战争年代,林若在平县打过游击,如今回到这里调查,却发现树木要比从前少得多。由于长期乱砍乱伐,植被遭受严重破坏,这也导致不少地方水土流失。而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缺乏树木、乱砍乱伐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若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山区县认真解决集体林区木材市场放开后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山上管严,山下搞活,发展山林。他针对一些山区县只知道盖大楼、宾馆,而忽略绿化荒山的倾向,对干部们说:

“将来检查山区县工作的好坏,我不会去看你们在过去一年修了多少条城镇大马路,盖了多少幢大楼,而是看你们的荒山绿化了没有,绿化了多少……”

林若回到广州后,当即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详细向与会人员汇报了这次山区执行的情况以及需要讨论的问题。大家纷纷认为,广东的山区地域辽阔,是应该多多关心山区的发展。最终省委决定专门召开一次山区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山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10月,广东省委做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重大决策。当时省委领导和主管部门对造林绿化的热情都很高,但各地的反响不大,甚至有一部分群众对造林绿化的信心不足。

后来多次召开电话会议,决定通过领导办造林绿化点来寻找突破口。与此同时,林若还提出造林绿化的一条有力措施:对造林绿化有功者,表扬嘉奖,晋升工资;对造林绿化不力者,出示“黄牌”警告,并登报批评;批评后还不付诸行动的,就请他们主动离职。

林若说到做到,他带头检查造林绿化工作,而且十分认真。

1986年6月,林若率队乘坐直升飞机检查广东省的林业,这样持续了三天的时间。他们出发当天在家里吃了早饭,中午随便吃了点带的盒饭,等到晚上八九点才吃晚饭。期间,他们不仅要经受“忍渴”、“忍饿”、“忍尿”,甚至要忍受直升机超低飞行带来的“危险”。

林若坐在直升机前排指挥的时候,总是要求飞行员尽力飞低,这样才能仔细看山区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曾说过:“如果没有林若当年紧抓造林,就不会有广东林业的今天。”那个时候,林若戴着草帽、穿着平底鞋,走遍广东的山山水水,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消灭荒山的大战。几十年过去了,广东大地一派绿色景象,一说起绿化造林带来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家总会提及当年的“林书记”。

王光美拜访林若:没想到省委书记的家是这样的

林若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一发现有马虎轻率的问题,他就会严肃批评。他自己也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工作起来更是一丝不苟。这一点,和他一起工作的干部们都很了解。他在干部人事方面很公正,没有一点私心杂念。

据张帼英回忆说:“我认为林若有两点很突出,一是品德高尚为人处世真诚公道;二是作风正派,以身作战,清正廉洁。他从不会搞那种当面一套被第一套,他对谁都是一样的,都是表里如一的。”

林若不仅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在平时生活中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时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的杜导正到东莞采访,就住在县委对面的招待所里。在这里,他看见林若穿着凉鞋,没有穿袜子走过来。起初杜导正还以为对方是一个农民,后来才知道是个大学生,还是东莞县的县委书记。

上世纪80年代到90那年代,广东省委所有机构都挤在一栋老楼里。尽管林若是省委书记,但他却没有徇私,而是和自己的秘书挤在一个房间里工作。后来新的纪委大楼建好了,林若还担心会不会太过铺张浪费,不想搬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林若调任专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后,他都没有搬进新楼工作。

林若生活简朴,也从不会为子女谋取私利,更不会开后门。他们一家在老房子里住了好多年,直到后来建了几栋新楼,林若一家才搬进去。林若有三个儿子,全都兢兢业业做一份普通的工作,诚诚实实做好本分工作,在广东也被传为美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来到广东,当她得知林若也在这里的时候,便给他的秘书打去电话:“喂,你好,我是王光美,我想去拜访一下林若同志。”

本以为林若会同意,谁曾想他却拒绝了。不过王光美并没有放弃,第二天一大早,她没有打招呼就直奔林若家里,没想到面前的场景令她冷在原地。只见林若家的摆设十分简单,只有一张木桌子、几只矮矮的小竹板凳。

后来王光美才知道,原来林若拒绝她的拜访,就是担心她看到这一情况,会向组织请求给他安排更好的而家具。王光美感慨道:“真没想到林若身为广东省委书记,家里居然如此简朴,真是难得,难得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10月7日,林若因病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