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2月重任总司令职,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了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并在会上被推举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从这时起,蒋介石放弃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实行“以党治国”的训政,确立了个人独裁统治。

从1928年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到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一共在大陆实行了二十一年的独裁统治。在这二十一年中,蒋介石大权独揽,是国民党无可争议的领袖和一号人物。那么在蒋介石之下,谁是仅次于他的二号人物呢?

一、

国民党自成立以来,其组织与党员成分就相当复杂,尤其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便出现了权力真空。当时有希望接替孙中山职位的,有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蒋介石等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北上前,曾让胡汉民出任代理大元帅之职。但胡在党内的影响力远不及孙中山,孙在世时,他可以以孙中山的助手身份暂时控制局面;孙中山一旦逝世,胡汉民在党内的地位马上受到挑战。而廖仲恺则在孙中山逝世后不久便遭到刺杀,因此能竞争当时国民党内第一人的,只剩下了蒋介石与汪精卫。

1926年7月,蒋介石率领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垮了吴佩孚率领的北洋军,并于当年10月攻占武汉三镇。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迁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到武汉。

对于将国民政府迁到武汉一事,蒋介石是反对的,他想将国民政府迁往南昌,这才会有利于他对国民政府的控制。最终他的想法并没有实现,这也说明在1926年时,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并不稳固。

蒋介石最大的资本,是他手握军权。因此在北伐军攻克上海后,他马上发动“四一二政变”,决定在南京组建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决裂。

随着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手握枪杆子的蒋介石,成了国民党集团的首脑,汪精卫则沦为国民党的二把手。这个格局一直到1938年汪精卫叛逃才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精卫虽然官居行政院长,是国民党政权名义上的二把手,但由于手上没有军队,因此并没有多少实权。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常会第51次会议正式决定: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行使陆海空军最高统帅权,同时拥有全中国行政、立法甚至司法权,汪精卫这个“二号人物”,更是成了“吉祥物”。这也是后来汪精卫叛逃的一个重要原因。

汪精卫叛逃后,国民党对政府和军委会进行改组,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由何应钦出任参谋总长一职。从此时起,何应钦便取代了汪精卫,成为国民党内的“二号人物”。

二、

参谋总长一职的权力很大。它既能协助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领导军事委员会所属各部、院、会、厅,又有权处理军事委员会日常工作,可说是军事委员会的“二把手”。

在担任参谋总长的同时,何应钦还兼任军政部长一职,掌管全国陆海空军行政,全国总动员之筹划,管区之筹设,兵员之征募编练,军事后勤之保障等工作。

何应钦在国民党军政界中,有“黄埔系保姆”之称。正因为如此,蒋介石才会将参谋总长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

何应钦与蒋介石都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算起来是蒋介石的“学弟”。1924年2月,黄埔军校筹备处正式成立后,何应钦负责主持军校下级干部的考选和训练,成绩出色,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随后,经蒋介石推荐,何应钦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总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