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很多父母一直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一是儿子能够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延续香火,二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儿防老"。

随着社会思想的逐渐改观,对于儿子的执念开始淡了下来,并且从现实层面来看"养儿防老"往往站不住脚跟。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还有很多空巢老人,子女只会给予父母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丝毫不关心父母的心理情绪,更甚者已经对年迈的父母不管不顾,完全忘记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很多父母到了晚年才会明白,养儿养女都不能防老,其实除开那些不孝顺的子女来说,在经济层面上子女们也有自己的压力。

子女们成立一个家,上有老下有小,入不敷出,工作压力极大,面对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很多时候都力不从心。

作为父母的其实也也要多体谅子女的辛苦,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孩子身上,因为,总有一天我们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就要明白,防老最靠谱的还是"老三样",和儿子女儿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到了老年,伴侣其实就成为了内心坚强的后盾,伴侣是我们生命中陪伴最长的人,到了老年,也是唯一能真正靠得住的人。

伴侣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是生命中最熟悉最能够依靠的人,在朝夕相处之中,因为爱和习惯连接起来的关系其实更加牢固。

之前火爆网络的台湾夫妇老夏妻子与脆鹅之间的感情让不少网友为之动容,爷爷老夏虽然已经94岁,但却是情话高手,宠爱妻子的好男人,他时常把“爱你”挂在嘴边。

两人相互依偎,打打闹闹,即便已经老年痴呆,夏爷爷也不忘记自己的妻子,怕她走丢,老夏病重,妻子告诉他:“乖乖的,你就放心好好的走,不要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脆鹅和老夏在相互依偎中走完了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他们的爱情印证了那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夫妻之间的陪伴就是对这段感情最好的见证,多少病床旁都是老伴在照料,多少酸甜苦辣的余生都是老伴在参与,那些相守一生的夫妻向世人展现了爱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健康的体魄,才是防老的关键

到了老年,最实际能够防老的还是自我健康的体魄,身体健康,不给孩子伴侣添麻烦,不让自己因为疾病而痛苦是最好防老的方式。

75岁的钟南山院士在访谈节目中曾提出"储蓄健康"的概念,他说"当下节奏很快,很多人忙于追求成功和财富,而健康却不常在,35岁之前,其实就该注意运动,为健康做"储蓄"。"

他一直坚持打篮球到70岁,到现在依然精神抖擞,一点看不出年老的精神体态,最好的医生其实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懂得关注健康,才是真正防老的关键。

老人一旦生病,自己身体吃不消,子女压力吃不消,医疗花费吃不消,最好的办法就是懂得多去锻炼,为老年的健康做好准备。

身体是维持健康和正常生活的本钱,到老了就会知道,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为自己,为家庭减下多少的压力。

有句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压力,有时候真的力不从心,束手无措,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懂得储蓄健康,多为自己和子女的未来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自己的本钱是底气,学会为未来准备

人们经常把防老的眼光投注在他人身上,实际上,这个世上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自己。

面对当下社会,能够让人有安全感的还是"钱",尽管这样的说法,有一点直接和“庸俗”,但是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

这个社会"钱"才是真正的底气,不要轻易想着把希望放在他人身上,即便是子女,有时候也不一定会真正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毕竟有了自我的经济能力和价值,才能够不依赖他人,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为自己的老年做好经济的长远打算。

老人自己有钱有经济来源,不用对着子女要钱,一是避免了和不孝顺子女之间产生的矛盾,二也是能够给孩子减轻经济压力。

很多老人就是因为自己没有钱,最后只能任凭子女的摆布,无论是送到养老院,还是对自己不管不顾,其实有了自我的经济,这样的情况就能大大减少,晚年也能过得更幸福更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学会在年轻的时候早做安排,其实就是在给晚年累积幸福和自由,永远不要想着老了依靠子女,这人世间很多未知数,未来不一定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做好准备,才能不畏惧年老所要面临的人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