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牢记“1不卖2不借3要填4要吃”,为家人填福寿填财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新年假期一般只有7到8天,有的甚至更短,所以年味也很淡薄了,往往过了正月十五,就不算新年了,其实,在我国很多地方,老人们都认为,只有出了正月,这个年才算真正结束,现在还在正月里,虽然年味已经没有了,但还是有很多习俗的,所以有俗语说:“正月禁忌多”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的正月二十五,就是一个比较隆重的日子,这也是正月里最后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填仓节”,填仓节有大填仓和小填仓之说,时间也因为各地的风俗不同而有些出入,但大多数地方是正月二十五这天,据说这天是仓王爷的生日,所以亦称为“天仓节”。“填仓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的谷仓填满,象征这一年五谷丰登,财运亨通,也有添福添寿,添丁添财之意。具体怎么做,来看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牢记“1不卖2不借3要填4要吃”,为家人填福寿填财运!

一,1不卖——不卖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填仓节这一天,有人家会用草木灰画成粮囤的形状,再画个梯子意喻粮囤高高,但是现在人们会做一个真的大粮仓,外面画上玉米南瓜等图案,看上去是一个大满囤,喜庆吉祥,有好日子步步高升的意思。并在粮囤中撒上五谷和铜钱,象征五谷丰登,财源广进,富贵有余。这一天禁忌的,不管家里有钱还是没钱,都不要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售卖,尤其是粮食,因为这一天卖粮,意味着今年的财运没有了,地里收不到好产量了。在古代,粮店这一天只收粮,不卖粮,并且还要大摆筵席,款待前来卖粮的人,有些急着用钱的穷人,会在这一天卖粮给粮店,顺便吃上一顿饱饭。

二,2不借——不借东西,不借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二十五这一天,无论谁来借东西,都要拒绝,我们自己这一天也要切记不要出去借东西,尤其是当别人问你借钱,借米等,都要懂得拒绝。老人们说,这天借出东西,有把家里的财运和福运,都给借走的意思,是很不吉利的,会把一年的好运都借走的。

三,3要填——米缸、面缸、水缸要填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这一天,上年纪的人都喜欢把米缸、面缸、水缸都填的满满的,并把一些经常吃的食物放在米缸里,名曰填仓,以求在新的一年里,家里不愁吃穿,日子过得顺顺利利。现在人们家里已经没有水缸了,我们可以买些大米、面粉和桶装水,来代替米缸、面缸和水缸哦。

四,4要吃——吃鱼汤,吃盒子菜,吃蒸糕,吃馄饨

1,吃鱼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间有句谚语说:“填仓节,粮满仓,小猫的功劳不可当”!古代鼠患严重,经常偷吃本来就紧张的口粮,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养一只小猫来抓老鼠,家里粮仓满满,完好无损,都是小猫的功劳,因此在填仓节这天,人们会熬鱼汤感谢小猫,看护粮囤之功,让小猫继续守护好粮仓,另外还寓意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所以有老话说:填仓填仓,干饭鱼汤。

2,吃盒子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填仓节这天,除了吃米饭,鱼汤,人们还要吃盒子菜,把春天的蔬菜做成馅料,包在面皮中煎熟,类似韭菜盒子那种,非常好吃, 又有“填仓”的寓意,人们把它做成盒子的形状,还有“盖仓”的意思,有把财物粮仓盖严实的寓意,那么家里今年一定金玉满堂,五谷丰登,添福添寿,出门也能步步高升,财源滚滚。

3,吃蒸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当地,这天还要吃蒸糕,这样的蒸糕估计只有我们这里才有,圆圆的蒸糕,是用糯米和梗米按比例配置好后磨成粉,加入红糖水拌匀后,筛入蒸屉,上面放上蜜枣、桂花等食材增香调味,蒸锅烧开后,放上蒸屉,蒸1个小时关火出锅,软糯香甜,别提多好吃了。蒸糕有日子蒸蒸日上的寓意,还有糕谐音高,有步步高升的意思。

4,吃馄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这天,很多地方有吃饺子的食俗,我们这里会吃馄饨,饺子和馄饨有着相同的寓意,也是填仓节必吃的美食,因为饺子和馄饨都形似元宝,有“添财”的寓意,包饺子和馄饨的时候,一定要把口子收紧、捏住,这个也有填仓,盖仓的意思,这是人们希望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

关于“填仓节”的习俗,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们牢记这天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新年美食市集##天地南北大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