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原始社会茹毛饮血的时代,合群是生存下去的必然条件,人类是群居性动物,也因此具有社会性这一特点。

到了现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地满足,人类三大基本属性之一的社会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该如何自处,这是我们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刻意合群是功利的

在现行的价值观的强化下,“你的收入是你身边人收入的平均值”、“人脉决定钱脉”、“你的圈子决定你的未来”,圈子与人脉被过度地宣扬,很多人对合群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但是合群真的能给人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吗?答案是不能的。做人越喜欢去合群,只会混得越来越差。

首先,合群是个单方面主动的行为。这个主动行为里面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动机:安全感和功利心。

安全感来自于人原始的本能,希望有组织可以归属。另外也说明了个体的不自信。需要依托强大的外援才能获得安全感。

另外就是功利心,人在合群时,其实是非常功利地想要接近,融入强大的圈子阶层成为其中一员。

在圈子有利用价值时可以不择手段的进去,没有利用价值时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这种做法非常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人的世界讲究势均力敌

我们看到的圈子与人脉,必定有其过人之处,而这个过人之处,是经得起现实考验的。

我记得马伊琍主演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有个故事很让我印象深刻。

马伊琍饰演的销售拿下了重点客户的大单,在所有人质疑其中有什么猫腻时,马伊琍说,客户的儿子抢救多少天她陪了多少天,寿衣是她穿的,尸体是她帮着抬得。

她亲眼看着一个人从她眼前死,瘦成八十多斤的人有多重别人不知道她知道。凭这些这个客户只会认她一个人。

我们常常看别人的成功,我们会简单地归咎于他有人脉,他运气好,她靠了不正当手段等等。

其实,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她们默默的努力,所有的光明,前期都有一段暗无天日的时光。

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就像现在很火的口红一哥李佳琪,从做主播前月入六千,到年入百万,他靠的是自己扎实的美妆知识,拼命的工作获得的。

在繁华的上海,他的生活没有夜生活,只有直播,甚至一晚上最高试涂三百多只口红。

能被客户认可,代言、广告合作拿到手软,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夜以继日地累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升自己才是最终目的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难。当自己没有实力时,哪怕你进入了圈子,你也会过得很累,有的机会你抓不住,抓住的机会把握不了。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写婚姻,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其实对于圈子这件事也是一样,圈里的人想出来,圈外的人想进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只有自己提升了,才能在人际网络中游刃有余。正如别人说,与其去追一匹马,不如把时间用来种一片草原,春天来了,会吸引一群马儿。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冯小刚和陈道明的,对于演艺事业,冯小刚觉得不如吃顿饭来的实在,在中国酒桌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好多事情也确实是在酒桌谈成的。

但是陈道明还是选择走自己的路,提升自己以实力说话。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并不是绝对的不愿意与媒体打交道,我的个性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喜欢安安静静地工作,拿作品来说话。”

是啊,一个好的作品就是演员的代名词,每一部好的作品都是为走向成功打下的基石。

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做好每一件事。该读书的年纪努力去读书,该奋斗的年纪努力去奋斗,老大徒伤悲的故事从古至今都在发生着,我们要做的就是少一点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听到很多人说生意难做,有个回答我觉得很经典,不是生意难做,而是现在什么都讲究专业,以前混的人混不下去。

我觉得这个答案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与其合群去靠方法技巧,不如在独处时提升自我,靠实力取胜。

所以我们认为做人喜欢去合群,你只会混得越来越差,一个成功的人,只属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努力去实现的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总是走着别人没有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