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排水口现蓝色液体污染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据媒体报道,事发时间为5月5日,事发地为浙江杭州临安区学士桥下一排水口,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排水口有大量蓝色液体流入河中,使得河道中一部分水体呈现天蓝色,与周边水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些蓝色液体因何出现?又为何会通过排水口汹涌排出?随着事件的发酵,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对排水口进行了检查和清理。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原因是生活污水倒灌,并非有人偷排污水。至于什么样的生活污水是蓝色,为何会发生倒灌,尚在进一步查证当中。

生活污水倒灌,是因某些原因,导致原本应该流向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逆流进入了河流等水体中。而污水呈现蓝色,很可能是水体当中含有某些化学物质。此外,城市污水管道的老化、破损或者堵塞是生活污水倒灌的几个重要原因,这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事件再次向我们敲响了城市水环境保护的警钟。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水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雨水径流,包括有毒化学物质、微生物和病原体等污染物一旦流入水体,将直接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间接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推荐阅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再出发!河流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这一事件的发生,也在提醒我们,保护水环境关系到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责任。政府部门要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企业要践行社会责任,确保排污行为的合理规范;个人应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排放,通过多方合力,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最大程度的减轻水污染程度,实现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推荐阅读:周晋峰:疏浚清淤工程普遍存在不科学情况 需尤其重视生物多样性

而关于水体污染或者破坏的后续治理和恢复,也应遵循“污染治理三公理”(不扩散公理、不为害公理、充分公示公理)和“生态恢复四原则”(节约原则、自然原则、有限原则、系统原则),在河道清淤的过程中,选择生物净化技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帮助城市水体进行生态恢复,尽量不对水生生物多样性造成过多的扰动和破坏。除此之外,还可以尽量做好周边区域的生态保留,让草能留下,让淤泥能留下,切实做好生态文明时代下的水环境保护,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前提,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赢。

参考资料:

1.杭州排水口现蓝色液体污染,官方紧急回应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346111989374777&wfr=spider&for=pc

2.城市水环境治理

https://mp.weixin.qq.com/s/VaEapy4OU0AQZHhU6LIf_w

文/Cherry 审/Ta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