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在2024年,国内迎来井喷式增长。国内的高校、企业或机构都在宣传自己有人拿到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那叫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是怎的一个热闹?——西安的90后医学博士、湖北的发展研究院长、广东的药企董事长、吉林的中医博士、贵州的昆虫学教授、昆明的植物学研究员等等,斗一跃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有媒体统计,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0多个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落户国内。看着这样热闹,这么多人获得这样的头衔,你是不是有些恍惚?我们的科学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高速度了吗?

一年就有30多人成为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你要不是这么想那才是奇怪,但是毕竟还是有清醒的人。科学的发展从来不存在井喷,它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就是欧美科技发达的强国,也没有这样的瞩目成就吧。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必然的。而就在相关的高校、企业或机构都在欢天喜地地庆祝的时候,一瓢冷水泼下来,所有的人都浇了一个透心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有知情人爆料,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头衔是只要有钱都可以买到的。这也就是说,它不是用成就来衡量的,而是看谁出的钱的多寡来决定的。这样的院士,显然是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

而随着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底细被扒,就更是让人惊掉下巴——它是6个俄罗斯人在德国注册的一家民营公司,以选举院士的名义行骗,只要支付40万人民币就可以买到院士头衔。发现中国很多有名的教授都有这样一个院士头衔,真的是皇帝的新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国内有这么多的人甘愿上钩?其实,是国内太看重头衔了。而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名头看着高大上,并且在职称评比、职务晋升等当中有着不可置疑的作用。这也是,许多人前赴后继地追逐它的根本所在。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很多的大学教授也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直接发出了该机构的邀请函,同时说明了增选院士的要求,与收费办法。他们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也因此无形中给这个水院士增加了认可的砝码。

5月6号,澎湃的报道标题直接说,欧洲自然科学院是“野鸡机构”。基本一锤定音该机构的院士毫无含金量,就是拿钱买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定性来看,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就是水院士无疑,而澎湃新闻将这些所谓的院士放在一起一比较,问题就出来了——一部分人根本就找不到她的研究成果是什么,竟然还有一位90后竟然也当选了今年的院士。而更让人瞩目的是,很多名校的教授都名列其中,看来每一个人都为了这个院士,下了血本啊。

为了消弭负面影响,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区代表吴继华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澄清说,本机构不是骗子公司,也是不收费的。他说,大家所说的收费是中介机构的错,与他们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媒体很快挖掘出这位中国区代表的身份背景:他本科毕业于俄罗斯一所医学类高校,也是该机构的院士,同时还是俄罗斯中医药专家学会副会长。

而根据谷歌地图显示,这家机构在注册地是“永久关闭”的状态;等于说不存在。该机构从负责人到普通员工,全部是俄罗斯人,论文基本是俄文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个个的信息来看,这就是一个骗子公司。他就是利用国内重职称头衔的传统,对症下药,薅我们的羊毛,在赚我们的钱。

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曝光出来了,但是这些当选的院士和所在的单位都沉默了。这个评审费到底是谁出的?如果是个人,那么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没有人能说什么。而如果是单位出的,那么就必须要追缴回来,不能让国家为他们买单——这样的浑水摸鱼,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

这一下,这些教授们尴尬了,钱花了,名声也败了,还有脸说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爱的读者,对于今年一年国内出现40多名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被证实为是花钱买的水院士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