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夏秋季,解放军刘邓大军和华东野战军陈粟兵团、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集团,分三路挺进中原,纵横鄂豫黄淮广大地区之间,沉重打击了敌人,开辟了大片根据地,整个形势为之一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折。

1948 年初,国军统帅部为加强其中原防御,将在中原战场的兵力部署重新划分为8个绥靖区和6个主力兵团,共计86个整编旅(师)66万大军,主要配置在平汉、陇海两条铁路干线上,成十字长蛇阵分布,企图分割中原我军,以便其主力往来机动作战,从而达到巩固其长江防线并确保江南区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敌人的作战企图,军委决定将战争继续引向敌纵深区域,以巩固我中原解放区,为下一步进行战略决战创造条件。据此,决定由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率第1、第4、第6纵队10万人组成一个机动兵团,在河南休整两个月后,执行南渡长江开辟闽浙赣新解放区的战略任务,吸引中原一部敌人回防江南,从而进一步扯散敌人,配合中原我军作战。

同时,军委指示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协同陈谢集团和华东野战军陈唐兵团(由华东野战军第3、第8、第10纵队10万多人组成),互相配合,在中原地区实施机动作战,围攻中等城市,创造战机,诱敌增援,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进一步扭转敌我力量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 年2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战役胜利,兵锋威胁关中。敌胡宗南集团急调在洛阳、潼关间守备的裴昌会兵团西援,致使洛阳地区守敌顿显空虚。陈谢集团和陈唐兵团敏锐抓住战机,为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并掩护刚出大别山的刘邓大军休整,集中28个团兵力,于3月8日发起洛阳战役。

激战至11 日黄昏,未待洛阳外围之敌完全肃清,我军即开始向城垣发起攻击。其中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8师23团1营在战前群策群力、准备充分,运用连续爆破、轮番突击的手段,激战2小时扫清15道障碍,首先突破洛阳东关。尔后,我军相继从南门、西门突破,守敌陷入崩溃。战至14日,我军胜利攻占洛阳,全歼守敌2万余人,俘虏敌整编第206师师长邱行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军急忙调动3个师救援洛阳,我军灵活机动,主动撤出洛阳,转向豫西、鄂北和许昌、新郑等地机动作战。敌人在洛阳扑了个空,留下一个师守备,主力返回原地。而我陈谢集团抓住战机,乘敌分散后再攻洛阳,于4月5日第二次攻占洛阳,歼敌4600 余人。国军损失惨重,主力被扯散,陷于疲惫,不敢再增援洛阳。我军控制洛阳后,敌人沿陇海线的战略防御即被我拦腰斩断。

4 月初,我刘邓大军主力已完成体整。根据军委指示,陈谢集团、陈唐兵团统一由刘邓指挥,在汉水流域歼灭分散之敌。5月2日,由陈赓司令员率领本部第2、第4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以及桐柏军区部队联合作战,经过半个月运动出击,歼敌21000余人,收复县城 9 座,取得了宛西战役的胜利。

至此,中原我军连续作战3个月,先后歼敌5万余人,削弱了敌基干兵团,解放大片新区,为后面发起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