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助推监测规范化建设

近日,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举办“2024年度淮安市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淮安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各县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站负责人参加本次座谈会,省内生态领域相关专家应邀与会并进行座谈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市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技术水平,推动淮安市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规范化建设,促进省市县生态环境监测协调联动,实现省市生态环境监测“一盘棋”,持续推动淮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以来,淮安环境监测中心认真落实省厅《关于建立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省级技术帮扶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专门制定了“淮安市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帮扶计划”,对帮扶计划进行层层分解,并按序时进度全力推进落实。

加强技术培训交流帮扶,夯实实战基础。

中心结合基层环境监测机构需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市监测监控中心、县区站现场监测和分析人员进行污染源监测和应急监测、新污染物分析技术、大气溯源技术、水质溯源技术等相关方面培训帮扶,2023年,按计划完成了对县区站的四次培训,培训人员84人次。2023年,中心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完成了盱眙、金湖两次下沉式帮扶,协助两个站完成新方法开发6个。根据申请,中心组织分析科大型仪器分析骨干力量下沉到市监测监控中心进行大型仪器分析指导,涟水站派一人到中心进行跟班学习两个月。2024年,中心启动了自筹的科研经费,对3个课题予以立项,邀请县区站业务人员参加课题组,共同进行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和科研攻关。

加强监测业务专项帮扶,提升响应水平。

2023年,淮安中心对县区监测人员进行了2次应急监测理论培训和实战拉练,通过“12833”应急监测理论体系的培训,让监测人员学习掌握如何开展应急监测工作规程、如何选择快速监测方法等关键内容,优化本单位的应急监测工作预案,同时对照《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指南》查找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不足,形成市县区之间硬件和人员的互补,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通过培训和拉练,县区监测部门基本已能按规范熟练编制应急监测方案及应急监测快报,初步形成了处置一般突发环境应急监测的能力。中心在《专家库》中抽取相应领域的专家,对各基层监测机构在执法监测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异常数据处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

加强监测管理专项帮扶,提高监管能力。

2023年,中心对全市19个重点排污企业进行联合比对工作,涉及水、气、在线、碳排放等多个项目类别。通过实际工作增强县区站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提高县区站对第三方监测机构和第三方运维机构的监督管理能力。中心上报两名专家,积极参与厅监测处组织的省级专项检查。完成市经开区闻达府小区建筑施工噪声等4个类型的噪声专项监测调查方案,以及1个投诉最多的区域异味溯源报告编制工作,并报省厅、省中心及市局。中心以洪泽区为代表,开展所在辖区36家生物质锅炉使用企业的综合治理现状及成效调查评估,选取达标形势较为严重的白马湖洪金断面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与洪泽环保局、监测站共享监测结果,合作编制溯源监测报告。

加强质量控制精准帮扶,提升风控能力。

中心制定了《淮安市县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站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方案》,采用现场检查和质控样考核的方式,上下半年各一次对基层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质量监督检查。盱眙站大气污染源监督监测一直是委托给第三方检测机构做的,但是中心在近几年的污染源质控检查中发现,由于监测能力的薄弱以及监测人员的紧缺,盱眙站委托给第三方的监测任务的监督一直欠缺,不能满足管理要求。针对这个情况,淮安中心在《淮安地区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技术帮扶专家库》中抽取两位锅炉监测专家,对委托给淮安华测公司做的盱眙淮河化工厂锅炉监测和VOC废气监测的采样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帮扶。中心还就第三方机构南京某公司对龙王山水库饮用水源地现场监测和采样进行质控监督帮扶。

加强仪器设备共享帮扶,强化服务支撑。

中心已建立《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与属地基层监测机构监测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并发文,明确驻市中心与属地监测机构物质共享机制,实现小仪器借用、大型仪器派驻人员使用或者直接委托分析,弥补基层监测机构仪器设备的不足。2023年淮阴区站借两台声级计使用7天,涟水站借两台溶解氧仪使用15天。各县区监测机构委托中心监测饮用水源地全项及部分农村环境地表水项目。

下一步,淮安环境监测中心将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凝聚全市合力,互帮互助,持续加强区县监测站培训帮扶,努力推动淮安市生态环境监测队伍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孙连洲 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