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镇刘庄村的路口有个不起眼的小门市“阿成根艺”工作室,工作室的主人李晓成,1986年出生,河北省武安市寺峪沟村人,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从小喜爱根艺,痴迷于根雕艺术,多年来,除了工作养家糊口,其他时间都用来钻研和制作根艺作品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晓成出生在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除了干农活做家务,李晓成出身贫寒,但自幼爱好雕刻,后跟随民间老艺人学习数年,对根雕艺术也愈来愈得心应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阿成根艺工作室创办以来,便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根艺创作。通过对根木材料的巧妙运用和对作品的深度思考,使每件作品情境相融,妙趣横生,不仅贴近生活,更展现出生命力和自然美。李晓成的根雕艺术展厅中,陈列着他创作的作品百余件。他说,这些根雕大的价值几十万元,小的也要上百元,这些根雕经过精雕细琢而成。制作根雕要靠人的智慧去挖掘文化的内涵,靠自已的灵感和想象去创作,靠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完成。阿成根艺工作室被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会员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雕对于李晓成来说,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人生哲学。“像树木的根一样,有些根虽然长在悬崖,但因为环境所限,它扎得深所以才是好的根”,拼搏和沉淀,是眼中“根雕精神”最重要的内涵。

李晓成从事根雕创作,已达到痴迷的境界。据其介绍,38岁的他每天最多只睡四个小时,“别人是跟时间赛跑,我是在跟生命赛跑”“有时候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未完成的作品”,他不会打牌不会其它娱乐项目,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根雕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块块未经加工的树根,在李晓成巧妙地设计和扎实的基本功下,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马的神骏、狮的威严、豹的矫健、龙的大气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好似标本一般,仔细观察的话,仿佛能够听到它们的吼叫,给人心神上的震撼。“衡量艺术的最高尺码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奖项,更不是头衔,是观众的眼睛和表情。现在的人太过于功利和浮躁了,我很怕我的这门根雕技艺无人传承。”李晓成做根雕多年的心得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晓成对根雕的兴趣变得更浓了,有时为了一个合适根雕原材料,李晓成不惜跋山涉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崖柏是很好的雕刻材料,但是它一般长在悬崖边。每当采到一个合适的崖柏,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近年来,雕刻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坚持根雕的纯手工性和独特性,彭勇仍坚持用全手工的工具,市面上有的工具就买,没有的工具自己找铁匠做。按他自己的话说,“这不光是对根雕的传承,也是对传统工艺的尊敬,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李晓成的根艺作品制作精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深受大家的喜爱和赞美。已通过铺面、微信、抖音等线上线下销往了全国各地,新的一年,李晓成也希望有更多更优秀的根艺作品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期待!

“根雕材料长在岩石里面,泥土少,养分也不足,但它还是艰难地在生长,也正是因为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使得它最终还能成材。其实,这种根的精神,也是我所追求的信仰。”李晓成感慨道。(张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