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六十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显现出“祸福同道,盛衰反常”的特点,社会在振兴与失意中不断交替颠簸。

经济跌宕起伏,给予日本国民沉重的心理打击,诱使他们产生对战前美好过去的无限眷恋。

因此,以日本民族传统的生死观和物哀文化为主轴线,夹杂着其他多元因素,共同影响了九十年代以后的日本影坛,岩井俊二作为该时期的代表导演,演绎了众多围绕着死亡主题电影,这也造就了独具其个人及日本文化特色的极端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导演意识:极端的“岩井美学”

岩井俊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电影导演、作家,可以称为日本历史时期的“新人类”。

这一时期出生的导演和作者都拥有着一个较为富足的少年时期,随着后期日本的经济跌落,“新人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岩井俊二为其中之代表,对低迷的社会现状发起挑战,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作品大多以爱情题材为主,表现的是对青春的赞美与怀念,极具浪漫风格,以《四月物语》、《你好,之华》等作品为代表。

但往往表象上的美满实则暗藏悲情,岩井俊二的其他作品也不例外,常常萦绕着物哀美学和死亡气息,如《燕尾蝶》、《疯狂的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作品除了展现青春的单纯美好,同样也显露出美好背后的暴戾与残酷。岩井俊二通过这种双向极端的风格展示出独特的自我风格,演绎了日本极端式的民族文化。

岩井俊二通过唯美忧伤风格的青春影片《情书》在影界崭露头角,通过反映社会现状,提出对死亡的别样理解,彰显了极致的个人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书》中,岩井俊二巧妙地将渡边博子、藤井树(女)、藤井树(男)以及同名为“树”的树,构成三元共生的双生花。

双生少年少女如诗般的爱意,两位双生女主角温暖的回应,和整部影片白色基调的色彩以及柔光的运用,凸显了青春懵懂的爱意以及情感的朦胧与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影片又刻画了所有双生在面对自己的镜像前自我投射,并无限迷失其中的镜像悲剧。其中无法回应的爱恋以及涉及死亡的哀伤与压抑,流转在整部故事中。

在此种镜像分析中形成的“双生花”,一方面展现了青春美好,诉诸着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死亡和情感缺失的无限悲情,讲述着日本独特的死亡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情书类似的《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等影片,都是通过这种平淡温暖但饱含忧伤的基调,呈现给观众以细腻幽玄之美。

这种唯美最重要的是一种意境,而不在结局,这种诗般的画意便是岩井俊二极致的美学物语。岩井俊二的作品几乎都围绕着死亡与救赎的主题,但演绎的并非全然是《情书》般娓娓道来的温情与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梦旅人》为代表的影片,通过解释现代社会的黑暗、变态,将残酷的现实与温馨的情感交融到一起,这些影片更像是一把残酷的刀,将岩井俊二的风格撕扯到另一个极致。

作为残酷现实的代表,《梦旅人》这部影片利用整体幽蓝色的色调,刻画具有强烈压抑感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井俊二用夸张的镜头语言诉说着现实的黑暗,为整部影片意境奠定了基调。其采用精神病患者为题材,讲述与正统社会截然相反的认知,展现现实的残酷以及生命的脆弱,并与《情书》的温暖柔和呈现出极端的双面性。

这种反映黑暗现实的影片,是岩井俊二在日本经济下跌的打击下,面对道德沦丧以及文化缺失的社会现状而做出的反击,也造就了岩井俊二独特极端风格的另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来看,岩井俊二的风格一方面聚焦于温情与美好,在朦胧唯美的镜头语言中,传递着物哀式忧伤却诗情画意的故事。

另一方面,迫于社会现实的文化需要,岩井俊二采用另一种极端的风格,呈现了当代社会的残酷内涵。虽然岩井俊二的影像风格呈两种极端的态势,但其独特之处便是能将残酷、悲情与温暖和谐地融为一体,用充满现代感和美感的镜头表现出来,展现出独具风格“岩井美学”。

二、日本电影:青春中的死亡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死亡是日本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情书》中暗含的最深线索便是死亡。

九十年代后,日本的经济泡沫逐渐爆破,社会动荡不安,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大不如前,社会不安感一触即发。

在此社会创伤之后,日本传媒试图通过特定传播给人们注入希望,这样的环境下,日本在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大量情死电影,“死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以死亡作为主题的影片日益增多,许多国家在电影情节的演绎中都加加入死亡元素,演绎着生命逝去的悲情结局。

但日本电影中死亡背后的深刻寓意却不同于寻常,这与日本特有的死亡文化有关。在日本,有一句话叫做“花属樱花,人惟武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道精神,传递了一种看透生死,奉献人生的悲壮观念。他们逾越生死,呈现着日本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死观。

这种生死观在日本的文学、电影、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较为明确的表现。“死亡是极致的美丽,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这句话可以看出,日本文化欣赏短暂之美,认为死亡是最美的状态,他们淡然看待时光的流逝以及生命的停止。

在这种文化浸染下,在日本,死亡是一种终结,也是一个开始,世界没有因此而停顿。生者要接受现实,从死亡中得到领悟,日本电影便是从中体味着先死而后生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电影最直观的特点就是恬淡宁静,并以符合日本民族审美的镜头风格欣赏死亡。这种审美理念,使日本影片总是喜欢阐述死亡这一话题,进而探究死亡的真正意义。

围绕着“死亡”这一话题,暗示着美好时代的终结,也表明了留下的人如何从沉醉过去,到从阴霾中逃脱拥抱未来的期望,渗透着日本人的生死观,展现着渗透日本人的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的“物哀”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的青春电影同样根植于该时代背景及文化底蕴,出现大量的死亡影像以及死亡氛围。其内容大多拥有着类似的情景或布局,如《情书》中爱人或者至亲去世后,生者沉迷过去不断思念,试图回忆重返,引向完满的结局。

一连串以追忆失去挚爱为题的情死电影,背后涌现的是无数的时代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日本以往对于死亡的认知框架外,还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利用爱情传递着“过去终将过去,活在当下,期待未来”的观念。

它让美好的青春与死亡作对比,使受众明白生命的意义,和面临死亡时应有的态度。此外,死亡在青春电影中的体现同样是社会现象的折射,死亡在其中又被加覆了一层现实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园欺凌现象便是通过死亡影像所反映,因这种现实问题所造成的伤害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日本青春电影便以此为素材呈现了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影像,展露了原本不属于美好青春中的暴力现象。

这些因素将同死亡相结合,在文化的渲染下构成日本青春的死亡影像,表达了日式青春电影多元化的同时,又为死亡背后隐含的现实意义做了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概言之,日本的死亡文化一方面展现着祥和的死亡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压抑与暴戾的现实,死亡线索渗透至各个媒介。

在日本的青春电影中,通过青春与死亡的碰撞展现了日本特有的生死观,也在死亡意象中隐喻了社会问题,以期唤起民众对社会文化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