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

一群中国教育精英冒着战火

在粤北山区坚持办学的故事

即将被搬上大银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述这段烽火办学传奇的

粤产纪录电影《同学们》

即将在5月22日

亮相由广东省电影局主办的

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

此前,该片在北京电影节

“2024粤影之光——

中国·广东电影产业推介会”上

作为十部尚未公映的

粤产电影佳作之一精彩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现珍贵历史

电影《同学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华南学校,为延续教育火种,于滚滚硝烟中历经艰辛辗转至粤北、在逆境中坚持办学的故事。

影片不仅全方位重现了那段珍贵的历史,更是一次对粤港澳大湾区及台湾地区教育影响力和根脉的深刻探寻,进一步印证了粤港澳及台湾地区教育的同根同源。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涌现出了许多熠熠生辉的学者,他们是我国文学、艺术、物理、植物、天文、地理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当地传播知识和文化,让科学、文学与思想碰撞出闪亮的火花,使得当时的粤北,学术研究的气氛和成果令人注目。

  •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拓者之一王亚南将《资本论》首次带入课堂教学;

  •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先生在坪石荒郊野外的古庙里给学生讲授当时世界最前沿的量子物理;

  • “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志致力于解决农民的温饱,让中国没有饥荒;

  • 家境优越的“岭南第一才女”冼玉清不顾朋友家人劝阻,毅然从澳门启程,奔赴粤北支持复学;

  • 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邹仪新排除万难,在粤北坚持天文观测;

  •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历尽千辛万苦在战火中保存图书、坚持开放阅览;

  • 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在坪石完成了《第一交响曲》《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两部传世之作……

那段难忘的岁月里,还培养出了日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叶叔华,世界知名社会活动家陈香梅、美心集团创始人伍沾德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烽火逆行的40多所学校,日后发展成为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院校,包括中山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大学、仲元中学、执信中学、澳门培道中学等,为保存粤港澳地区的教育文脉、繁衍发展教育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在广东多地取景拍摄

多方努力下,这段历史得以被深入挖掘和整理。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创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烽火逆行——抗战中粤北华南教育史全记录》,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也是电影《同学们》的制作起源。

《同学们》通过这群有代表性的教授和学生的感人经历,勾勒抗战时期粤北教育历史的轮廓,再现当年文人学子的家国情怀,以及教育救国的赤子之心。

《同学们》在韶关、广州、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实地拍摄,纪录当年的办学旧址以及各学校现状,并对亲历者或其家人进行实地采访,跟拍他们当下的生活状态,试图为观众呈现一部完整、立体、有呼吸、有情怀、有思想的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ews

来源 | 南方都市报、南方+客户端

编辑 | 蔡泽纯

校对 | 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