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是热带水果,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在我国只有少数地区适合种植,但还是需要进口的方式来满足国内对榴莲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促进贸易顺利进行,而不稳定的关系则会带来障碍。

菲律宾方面声称2023年要向中国出口5.4万吨的榴莲,这一数字实在惊人。

鉴于中菲关系时好时坏,再加上美国的干扰影响,菲方此番豪言在国内引发热议。

人们质疑是谁给菲律宾这么大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中国榴莲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榴莲在中国迅速走红,成为了一种热门水果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榴莲进口金额高达40.3亿美元,占到了国内进口水果总金额的近三分之一。

而且,随着国内榴莲消费热情的不断高涨,进口量也在逐步增长,相比十年前已经增长了两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人士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榴莲消费市场。

目前来看,我国的榴莲消费市场尚未趋于饱和,需求仍在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都将持续拉动榴莲等热带水果的需求增长。

可以说,中国广阔的榴莲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这正是吸引众多国家渴望进军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种“新兴热门水果”,榴莲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中国这个庞大的榴莲进口市场,泰国和越南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2022年中国进口的榴莲,高达95%来自泰国,另外5%来自越南

可以说,这两个东南亚国家基本上占据了中国的榴莲进口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全球最大的榴莲出口国,泰国和越南在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上颇有优势,有利于大规模种植优质榴莲。

多年来,两国已经在榴莲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业链日益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泰国和越南与中国接壤,地理位置临近,运输成本和时间相对较低,这使得它们的榴莲进口中国具有天然优势。

加上完备的物流体系和冷链运输条件,也让泰国和越南的榴莲能够较好地保持新鲜品质。

种种因素的叠加,使泰国和越南榴莲对中国市场形成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虎视眈眈中国榴莲市场

随着全球“榴莲热”的持续升温,传统农业大国菲律宾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榴莲消费市场虎视眈眈,渴望分一杯羹。

作为菲律宾支柱农产品之一,榴莲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菲律宾政府的重点扶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数据显示,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菲律宾的榴莲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0万公顷,飙升至2020年的30万公顷,增长幅度惊人。

榴莲产业成为了菲律宾新兴的经济增长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上,菲律宾榴莲主要出口至印度、非洲等地区。但由于这些地区的购买力有限,无法充分吸纳菲律宾的榴莲出口潜力。

作为全球最大榴莲消费市场之一,中国无疑成为菲律宾企望进军的重点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菲方估算,一旦实现对华榴莲年出口5.4万吨的目标,这一数字将占到菲律宾总出口量的80%,可为菲方创造高达1.5亿美元的收入。

未来如果出口量进一步增长,必将极大推动菲律宾农业发展,惠及广大农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达沃地区为例,该地每年的榴莲总产量超过5万吨,拥有逾3000户从事榴莲种植的农户。

一旦对华出口获批,按每户1公顷的种植面积测算,农户的年收入将新增2800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榴莲经济”对菲律宾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将带来连锁反应,刺激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预计将新增就业岗位逾1万个,助力改善当地民生,降低贫困率。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菲律宾榴莲的进口无疑增添了市场选择,促进了国内榴莲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近两个月国内榴莲价格持续回落,就是进口榴莲利好影响的一个侧面反映。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和肥沃火山土壤,造就了菲律宾榴莲口感绵密、皮薄核小的独特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菲方表示将优先出口“四房”的优质榴莲。

尽管去年菲律宾榴莲在国内的销量表现不错,但要在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真正立足扎根,显然还需进一步的品质提升和市场开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榴莲消费市场日趋成熟稳定,想要从老牌出口国手中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首先是市场准入的障碍。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进口水果实行严格的检疫检验程序,以防范外来植物病虫害的入侵。

榴莲作为高风险农产品,中国自然会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尽管菲律宾不断努力与中方就检疫协议问题进行磋商,但仍旧未能获得中国市场的通行证。

其次是物流运输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与中国没有陆地相连,出口榴莲必须通过海运或航运的方式。

而榴莲作为一种高度易腐的热带水果,对运输时间和温度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一旦环节出现纰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品质。

再加上菲律宾国内的物流体系相对落后,集散效率低下,这无疑会加剧榴莲出口中国的运输成本和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是品质把控的挑战。

作为一个榴莲传统出口大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在中国市场上早已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出口的榴莲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

相比之下,菲律宾的榴莲种植历史较短,品种单一,整体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在中国这个讲品质的大市场上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价格问题也是一大挑战。

按照菲律宾方面的测算,即便实现对华出口5.4万吨的目标,菲律宾榴莲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只有5%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后来者,菲律宾榴莲想要在中国争夺一席之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不得不走价格战的路线,采取低价策略来打开市场。

然而,榴莲出口成本不菲,如果进一步压低价格,很可能导致收益微薄的局面。

最后,菲律宾的榴莲出口还面临着自身产能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菲律宾的榴莲单产水平普遍不高,在榴莲供给方面难以做到经济规模效益,无法满足大宗出口的要求。

此外,菲律宾榴莲产业也存在品种单一、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等顽疾,可供出口的优质榴莲数量往往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消费者不是“冤大头”

作为全球最大的榴莲消费国,中国市场对于东南亚主要榴莲出口国无疑是一块香馍馍。然而,中国绝不会成为任人宰割的“冤大头”。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进口水果实施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榴莲自然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有效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中国已经陆续与泰国、马来西亚等主要榴莲出口国签订了检疫协议。

规范了进口榴莲的标准和程序,有力保障了国内消费者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全球最富庞大的榴莲消费市场,中国对榴莲的需求量巨大。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榴莲进口量占全球比重达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榴莲出口国无不垂涎三尺,试图通过低价策略打开市场大门,赚取暴利。但是,中国海关绝不会听之任之。

为避免恶性价格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中国实行进口榴莲关税配额管理,对进口榴莲征收20%的关税,避免低价水果过度流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中国政府在榴莲进口管理方面已经做足了“伤冤工夫”,全面防范进口产品中的生物安全风险,规避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充分保护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中国市场风清气正,任何企图“宰割“榴莲市场的企图都将落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中国的榴莲进口大门同时也向世界敞开。除了东盟主要榴莲出口国,近年来中国还陆续与柬埔寨等新兴产地达成榴莲进口协议。

进口渠道的不断扩大,不仅有助于丰富中国市场的榴莲品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促进了全球榴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榴莲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不会任人宰割,而是与世界共赢。

可以预见,在市场需求和制度约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进口榴莲的质量和价格将长期保持合理、可控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消费者能吃上既实惠又优质的进口榴莲,从“榴梦“中梦醒,过上幸福的“榴梦生活”。

同时,榴莲出口国也将分享来自中国市场的大蛋糕,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中国榴莲市场将秩序井然、风清气正,任何企图“宰割”“吃独食”的行为都将不攻自破。